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0.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11.文中第③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2.下列四句名言中,不能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3分)
A.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邹韬奋)
B.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王安石)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3.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9
[三](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不以物喜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庙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庙堂之高 (3)微斯人
(4)树林阴翳
(5)太守之乐其乐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0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6.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
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
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
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
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胸襟与强烈的责 任感。
三、写作(5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1
背起行囊走四方时,会告别亲人和朋友;毕业季来临时,会告别老师和同学;历经挫折时,会告别懦弱;一岁一岁长大时,会告别稚嫩……人在生活,会遭遇告别;人在成长,也会牵手告别。
请以《告别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