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春秋冬三季高,夏季低,因为去年夏季城区雷雨比往年偏少,使得大气中的氮与氧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减少;春秋冬三季受区域或全国天气影响,再加之江油地处盆地边缘,春秋两季大雾天气比较多,这些气象条件也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因而造成江油市春秋冬三季的二氧化氮浓度升高。
⑶.全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变化趋势
全年各月可吸入颗粒物月平均值浓度范围为0.047~0.14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见下图:
图3 2012年 城区可吸入颗料物浓度变化趋势0.14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mg/m3)0.1200.1000.0800.0600.0400.02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13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较往年不同,春秋冬高,夏季低,这是因为2013年春秋冬三季,受区域或者全国天气影响,再加之江油地处盆地边缘,春秋两季大雾天气比较多,这些气象条件也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因而造成江油市春秋冬三季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异常升高。
4.小结
2013年江油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
323天,达标率为88.5%,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与我市城区大气属烟煤型污染结论是一致的。
图4 首要污染物比例图二氧化氮13%二氧化硫38%可吸入颗粒物49%
二.酸雨
1.监测概况
江油市城区设有1个降水监测点,监测点位见表2-1。
表2-1 江油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表 点位名称 监测站 点位 类型 趋势点 点位 城市位置 城区 点位 管理级别 省控 点位 功能区类别 二级 监测 方式 自动集雨 监测项目 降水 2.酸雨状况
⑴.降水酸度、酸雨频率 全市酸雨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2-2 2013年酸雨监测结果统计表 采雨总数(个) 酸雨样品(个) 酸雨频率% 降水pH值范围 57 44 77.2 3.89~7.90 降水量(mm) 酸雨量(mm) 1462.3 1206.3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江油城区pH的范围3.89~7.90,酸雨个数占总降水个数的77.2%。
⑵.降水化学组分
降水的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见表2-3。
表2-3 降水化学组份分析结果表 点位 指标 质量浓度(mg/L ) 城区 当量浓度(mmoL /L ) 硫酸根 硝酸根 11.16 0.232 82.3 2.57 0.041 14.7 氟 离子 0.10 0.005 1.8 氯 离子 0.12 0.003 1.2 铵 离子 0.92 0.051 28.4 钙 离子 1.12 0.056 31.1 镁 离子 0.27 0.023 12.5 钠 离子 0.23 0.005 2.7 钾 离子 0.89 0.046 25.3 % 从分析结果看,我市降水化学组份阴离子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最高,超过了其它阴离子的浓度值总和,占阴离子总当量浓度的82.3%,表明硫酸根是我市降水酸化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这与我市大气属煤烟型污染的结论基本一致。阳离子中,弱碱性的铵离子和中强碱性的钙离子和钾离子占的比重最大,其当量浓度之和占所有阳离子的比例达到84.8%。降水中铵离子和钾离子的来源首先是由于农村使用氮肥,其中氮、钾一般都是以易溶于水的铵离子、钾离子的形式存在,二是由于大气中富含氮,也会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铵离子;钙的来源则主要是尘粒,其中钙以硅酸钙或碳酸钙的形式大量存在。
3.小结
江油城区pH值范围是3.89~7.90,酸雨个数占总降水个数的77.2%。降水中的化学组分阴离子以硫酸根离子为主,阳离子以钙离子、钾离子和铵离子为主。
三.地表水水质
1.主要江河水系水质
⑴.监测情况 ①.断面设置
在涪江及其主要支流共布设河流地表水质监测断面共2个:
表3-1 水质断面表
河流 涪江 断面名称 福田坝 凉水井 控制级别 省控 市控 位置 青莲镇 武都镇 水域类别 III II ②.监测项目及频率
福田坝断面:每月监测一次,共有27个监测项目; 凉水井断面:每月监测一次,共有29个监测项目。 ⑵.江河水系水质情况
表3-2 水质情况统计表
河流 涪江 断面 福田坝 凉水井 实测水质类别 III II 规定水质类别 III II 超标率 (%) 0 0 超标项目 — — 从表中可以看出: 涪江福田坝: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水域水质标准; 涪江凉水井:水质稳定,达到II类水域水质标准; ⑶.水体污染及变化原因分析
2013年度涪江水质稳定达标,说明沿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均得到较为有效的处理,能够满足规定的水域功能要求。
⑸.小结
2013年度,涪江干流水质较好、较稳定,全年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超标。水质能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