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一 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能应用运 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整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2.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想不想好好地表现一下自己? 学生:想
师:嗯,大家的勇气值得称赞,先试试口算能力,比一比,看谁反应的快 先出示:35×2 24×5 125×8 25×8 100÷4 3-1.4 0.57+0.9 再出示:25×13×4 (板书出示)
师:这么复杂的题,你们也口算的这么快,怎么算的呀?学生口述算法 师:你们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生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的简算意识可真强,能够巧妙地利用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口算,这节课将和大家一起整理和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板书课题 (二)分类整理,建构网络
师:下面的题目是考验你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敢不敢接受挑战? 1、出示:
10.47-5.68-1.32 4.37+2.6 +0.63+2.4
125×72 4000÷25-13×12 38×56+44×38 94×101 25×1.3×4 64-(7.2+5.9)
(1) 观察题目中数与运算符号的特点,把上面的题进行合理的分类,
可以怎样分?
(2) 学生独自思考。
(3)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应该怎样分;议一议分类的根据是什么?如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记录下来。
2、小组汇报,展示。
按一步运算、两步运算、三步运算分类。 按式题能否简便分类。 (1).不能简便的式题。
(4000÷25-13×12 64-(7.2+5.9) ① 说出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② 谁能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出来?
完成板书:不简便:(1).有括号: 先算括号里的 (2)无括号: 同级:从左到右 两级:先乘除,后加减
(2)能简算的式题。
这些题简算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点名答
师:那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然后抽生回答。(让学生先用文字叙述再用字母公式表示)板书:
运算定律:a+b=b+a a×b=b×a
( a+b)+c=a+(b+c) ( a×b)×c=a×(b×c)
(a+b)×c=a×c+b×c
简便:
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3).提问:如果让你们把能简算的式题再进行分类,怎么分? ①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4.37+2.6 +0.63+2.4
②根据减法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说出减法性质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板书:a―b―c=a-(b+c)
10.47-5.68-1.32
③根据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使计算简便。说出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38×56+44×38 94×101
25×1.3×4 125×72
3. 小组分工合作,从上面题中每人各选一题自己易错的题做一做。
想一想:在做题中,你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的?
4.集体订正:说说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简便。 5.归纳小结,完善板书。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通过大家回顾,整理,我发现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点掌握的很好,不知运用起来怎么样?
1.判断。
(1)85.2-50.6+4.4=85.2-(50.6+4.4)( ) (2)48.6-9.8=48.6-10-0.2 ( ) (3)16×(20-5)=16×20 ﹣16×5 ( )
(4)78×99+78=78×(99+1) ( ) 抽生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讲评。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成综合算式 课本第129页的第6题 (投影出示)
3.解决问题
做课本第130页的第8题(投影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注意沟通两种算法从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上沟通。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师:这节课你学的怎么样呢?请马上检验一下。 出示自主检测题: 必做题
1.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3.6+8.59+6.4=3.6+□+8.59 (2) (25.8+7.5)+2.5=□+(□+□) (3)42×4×25==□×(□×□) (4)(125+70)×8=8×□+8×□ 2.改错题。
74+58+226+42 =74+226+58+42 =300+100 =400
15.6—(5.6+3.8) =15.6—5.6+3.8 =10+3.8 =1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