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控初级工试题库道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3:44: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5. 湿氯气脱水干燥后仍然对金属、钢铁有强腐蚀作用。( × ) 26. 蒸发的效数是指蒸发蒸汽利用的次数。( ∨ ) 27. 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量。(× )

28.. 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出碱浓度偏高,不仅增加蒸汽消耗,而且还增加了碱液对设

备的腐蚀程度。( ∨ )

29. 二次盐水精制树脂塔中的树脂属于螯合树脂。(∨ ) 30. 一次盐水过滤盐泥的过滤机是板框压滤机。(∨ )

31. 盐水中加入亚硫酸钾的作用是除去盐水中的游离氯。( ∨ ) 32. 电解槽开车时投极化电流的作用是抑制反向电流。( ∨ ) 33. 氢气洗涤塔使用的喷淋水是公用循环水。( ∨ ) 34. 制纯水使用的树脂也属于螯合树脂。( × )

35. 在公用循环水系统中加入阻垢剂、杀菌灭藻剂等不能改善循环水的质量。

( × )

36. 氢气在氢气洗涤塔中被除去大部分水分和碱雾。(∨ ) 37. 氢气放空管道着火时通入氮气灭火。( × )

38. 外购的氢氧化钠液碱用纯水稀释后用来吸收尾气塔的氯气。( × ) 39. 盐酸生产中必须保证氯气纯度大于等于98%。( × )

40. 片碱生产中熔盐温度越高越好,因为这样可以多用氢气节约加热蒸汽。

( × )

四、 简答题

1 .在化工生产中,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有哪些?(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分为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偶然性因素是生产过程中内在的固有原因,它只能引起质量的微小波动,很难加以控制,可认为是正常波动;系统性因素引起较大的质量波动,在生产过程中容易识别,同时也是可以避免的,必须加以消除。)

2. 为什么在除去钙离子、镁离子时,加入碳酸钾和氢氧化钾的量必须稍超过根据反应式计算的理论需要量? ( 根据化学平衡理论,要使反应进行完全的条件之一就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在除Ca2+、Mg2+反应中,为了使Ca2+、

Mg2+能与K2CO3和KOH反应完全,就必须加入过量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钾,以达到提高盐水质量的目的。) 3 列举一种除去硫酸根的方法?

(钡法:向盐水中加入氯化钡。

BaCL2+K2SO4 BaSO4 +2KCL )

4. 在用钡法除硫酸根时,氯化钡为什么不宜过量?

(盐水不需要将SO42-100%除去,BaCL2不需过量。此外,若氯化钡过剩,它将与电槽中的电解反应产物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钡沉淀,容易堵塞离子膜,降低电流效率。)

5. 为什么要控制盐水中的氯化钾含量? (精盐水中氯化钾含量直接影响着电解工序的正常生产,提高盐水中氯化钾浓度能增加溶液的电导率,降低溶液中的电压降,从而降低槽电压,同时降低氯气在阳极液中的溶解度,提高阳极效率。若盐水中氯化钾含量过低,效果则相反。若盐水中氯化钾含量太高,则盐水在输送过程中易结晶而堵塞管道。所以盐水应控制合适的氯化钾含量。)

6. 在一次盐水工序为什么要澄清? (精制反应后的粗饱和盐水中除主要含有氯化钾外,还含有原盐带入的泥沙和精制反应过程生成的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镁沉淀物,是一种浑浊的悬浮液,为除去浑盐水中的沉淀杂质,需经过澄清操作以分离清液和沉降物,制得精盐水。)

7. 一次盐水用戈尔膜过滤的作用是什么? (经化学处理的盐水中含有悬浮物、钙离子、镁离子等杂质,用戈尔膜过滤可进一步将这些杂质除去,使盐水中悬浮物降到1mg/L以下,钙离子、镁离子降到10mg/L以下,然后用螯合树脂进行二次精制。)

8. 为什么要求用饱和盐水电解? (若氯化钾浓度低,不仅降低盐水的电导率,使槽电压升高,而且提高氯气在阳极液中的溶解度,降低阳极效率,使副反应增加,电流效率降低。所以要用饱和盐水进行电解。) 9. 精盐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含量高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若精盐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含量高,钙离子、镁离子将与阴极电解产物氢氧化钾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沉淀,这样会使沉淀物堵塞离

子膜,槽电压升高,电流效率下降,从而破坏电解的正常操作,甚至使电槽无法运行。)

10. 硫酸根高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1)在电解反应中阻碍氯离子放电,促使OH-放电,产生新生态的氧,使金属

阳极涂层钝化,缩短阳极寿命。 (2)降低氯气纯度。

(3)使氯化钾溶解度降低,电流效率下降。 11. 为什么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氯气?

(因为浓硫酸具有不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氯气在硫酸中的溶解度小;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价廉易得;浓硫酸对钢材不腐蚀,稀硫酸可以回收利用等特点。)

12. 在盐水进行二次精制之前,为什么要向盐水中加入亚硫酸钾将其中的游离氯彻底除掉?

(因为盐水中游离氯的存在会破坏螯合树脂的结构,使螯合树脂破碎且树脂的交换能力下降。)

13. 为什么在盐酸注入树脂塔之前,必须将塔内的盐水全部置换干净? (因为在离子膜法制碱中,重新经过饱和的一次精制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氯酸盐,氯酸盐遇到盐酸会产生游离氯,导致树脂被破坏。因此在盐酸加入前,一定要将塔内盐水置换干净。)

14. 在电解法生产中,有哪些因素是危及到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影响职工身体健康

的?

(电解产品氯气有毒;氢气易燃,且能与空气、氯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氢氧化钾有强腐蚀性。此外电解过程所用的直流电电压较高,电流很大,有触电危险。)

15. 简述为什么湿氯气在用硫酸进行干燥前先要冷却降温?

(因为在同一压力下,温度较高的湿氯气含水量大于温度较低的湿氯气。若干燥前不进行冷却除水,一方面会使浓硫酸的消耗量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水汽被硫酸吸收后放出的热量将会使干燥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16. 氯气冷却后的温度为什么不能小于10℃? (因为在℃时,氯气能与水形成结晶,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正常生产。所以不能小于10℃) 17. 用文字叙述本厂氯气处理流程。

(从电解工序来的湿氯气(约87℃)首先经过洗涤塔洗涤,进行降温并除去盐雾和一部分水分,温度降至45℃左右,再经过氯气冷却器冷却至12℃左右,经水雾分离器除去水雾后送至氯气干燥塔干燥,进一步除去水分。然后由氯气压缩机压缩并除去酸雾,从氯气分配台送出界区。) 18. 氢气为什么要洗涤?

(从电解工序来的湿氢气不仅温度很高,而且夹带碱和盐的雾沫,若不洗涤除

去,会影响氢气处理系统设备及泵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影响氢气用户的使用。)

19.. 氢气的冷却温度为何一般控制在10—15℃?(冷却后的氢气温度越低,则含

水量就越少,但由于冷却设备的原因,也不能将温度降得太低,故一般控制在10—15℃)

20. 在填料塔中循环的硫酸为什么需要进行冷却?(硫酸对氯气的干燥效果取决于

温度和浓度。在较低温度是干燥效果好。其次,温度较高时稀酸对设备腐蚀较严重。硫酸吸收氯气中水分的过程是放热过程,若不进行冷却,在高温时影响干燥效果。所以要对循环的硫酸进行冷却。) 21. 冬季为什么液碱管道、浓碱管道要用蒸汽管道伴热保温?

(因为液碱和浓碱的凝固点很低,低温时有可能结晶,容易使管道堵塞。因

此冬季要用蒸汽伴热保温。)

22. 结合本厂实际简述熔盐系统的工艺过程。

(熔盐罐内的熔盐经熔盐泵送至氢气燃烧炉中加热,在正常生产时被加热到410℃左右,进入降膜浓缩器对液碱加热浓缩,之后回到熔盐罐内,如此循环。)

23. 试述氯气液化的基本原理。

(对氯气降温、加压就可以液化。当温度下降时氯气分子的动能降低,减小了分子相互分离的趋势;压力增加可使分子间距离减小,增大分子间的吸引力,因此在降温加压时氯气分子可凝聚为液态。)

24. 简述氯中三氯化氮是如何产生的?

(电解使用的盐水中含有少量氨,在电槽内氯气与氨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氯化氮,就混在氯气中。)

25. 本厂氯气液化产生的尾气如何处理?

(氯气液化尾气被送到吸收塔底部,与自塔顶来的氢氧化钠碱液逆流循环吸

收,经过两级串联的吸收塔吸收,合格后用风机从30米高处排入大气。) 26. 防止被碱液灼伤的安全措施和简易急救措施有哪些?

(1)在接触碱液的过程中,应戴好防护眼镜和橡皮手套,防止碱液灼伤。 (2)如有碱液灼伤,应迅速用自来水或硼酸水彻底清洗后送医院治疗。 27. 氢气进入阳极室和氯气进入阴极室的危险性那个大?为什么?

(氢气进入阳极室危险性大。因为氯气进入阴极室可被碱液吸收,一般氢气

中不含有氯气。若氢气进入阳极室与氯气混合,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8. 温度对碱液吸收氯气尾气有何影响?怎样有利于吸收操作?

( 降低温度有利于吸收,升高温度不利于吸收操作的进行。通过给循环碱液

降温冷却,可以使吸收操作正常进行 )

29.. 为什么要在一次盐水工序向盐水中加入次氯酸钾或未脱氯淡盐水?

( 除去粗盐水中的有机物,以保护二次盐水使用的螯合树脂 )

30. 北化机强制循环电解槽(1#、2#)在开车时为什么要迅速升电流?

( 为了防止电解槽长时间在低电流密度状态运行。在低电流密度下运行时降低电流效率,氢氧根的泄漏扩散比率增加,造成碱含盐、氯酸根偏高,对离子膜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应尽快提升电流。 )

搜索更多关于: 中控初级工试题库道答案 的文档
中控初级工试题库道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4th80vtuy5zpak1cslt1is530855j00ib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