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动笔墨习句读 逐类旁通解文辞 ——高考文言文重难点之文言断句篇
河北黄骅中学 张敏 13700371385
【考点概述】
? 文言文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点的文言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从而把原文的结构、停顿、语气清晰而准确地再现出来。它需要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古文化常识,并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是对学生文言综合能力的考查,因而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亮点之一。
? 考查形式有两种,一为结合文言文所选文本内容考查,以客观题或主观题形式,分值一般为3分;一为单独给出小语段考查,一般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分值一般为3分——6分。
【真题再现】
【2014新课标全国卷II】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机/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机/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机/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机/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解析答题思路】
这道题属于从文本节选语段进行断句的客观选择题,要求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无需加标点,考查难度不大。答题时,先要回归语段所在原文语境,并反复阅读语段,以粗通大意为断句前提,题目涉及语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于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由此知晓大概句读;断句时,可注意文段中出现的名词,如“青宫旧奄刘瑾等”“帝”“文”“僚属”,及谓语动词,如“号”“导”“不亲”“退””“语及”“泣下”,这些都可成为断句标志;然后仔细推敲各选项的不同点进行辨析排除,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C。 【典例探究】
题例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后汉书·宋弘传》 【探究解析】
这一段划线文字有个显著特点,即出现人物互动关系,尤其人物对话特征明显,且人物语言中存在引用语,因此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抓住文段要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先看人物,文中提到三个人物有湖阳公主(即“帝姊”)、帝、宋公(即“弘”)再看事件,综观文段,说的是湖阳公主“新寡”,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再看采用的方式。帝“微观其意”,是想了解女方的意向;后来帝又询问宋弘,是要了解男方的态度。最后看事情的结果:帝曰“事不谐矣。”“谐”是成功的意思,可知这件事没有成功。由此,就基本了解了本段文字的大意,便可断句了。
断句时,我们首先要辨析语段中出现的语法关系,以便确定某些词语的位置归属。例如“湖阳公主新寡”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其后当断;“朝臣”做“论”的宾语,而非“微观”的主语,故当属上;又如“方且图之”中的“之”为“图”的宾语,也应属上;再如“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是连续出现的主谓关系,中间可断。
1
其次,这段文字中的“主曰”“帝曰”“弘曰”“谚言”等是对话标志,可为短暂停顿,但要注意“曰”后文字到哪里为止,如“谚言”所包含的只能是“贵易交,富易妻”六字,紧跟其后的“人情乎”则为帝的问话,要仔细分清界限。
另外,文言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对称句式也能成为我们的断句参考,如本段中的“贵易交,富易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分别两两相对,根据其对应关系,也可做准确断句。
最后,文中出现的虚词“乎”“矣”一般作为句末语气助词,也可成为断句参考。 综上所述,我们可得出如下句读: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通过这则语段的断句梳理过程,我们可以探究归纳出如下断句方法: 1:辨词性,理对引。
辨析文段中名词代词动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物名、官名等。这些名(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而动词往往充当谓语,可衔接主宾。
理清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 “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等,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2:找虚词,分首尾。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语气副词有:夫、惟、盖、凡、窃、敬、苟、若、岂、盍等;放在句末的语气词有: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 等;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虽然、且夫、向使、然而、然则 等;叹词如嗟夫、呜呼 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3:观对称,凭句式。
文言文中出现的以四六句为代表的整齐对称句式可令断句一目了然,此外,我们还可关注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式:?者?也、??者也;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被动句式:为??所??、受??于??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如(若)??何;得无(无乃)??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等。
题例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题例3: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解析】
题例(2)句中出现顶真修辞,“相如”“秦王”“左右”三个名词分别作为上句宾语和下句主语出现,以此可断句。
题例(3)句中“一??是也”到“六??是也”,以判断句式形成排比修辞,可为断句依据。
由此,我们又可归纳出又一断句方法 4:查修辞,巧断句。 【考场密码】
文言断句步骤及方法:
一、审读语段,凭语感及语境粗知大意;
二、断句依法,可以辨清词性,理出对话引语,明确虚词位置,分出首尾,注意对称等句式特征,举一反三,最后还可关注修辞,巧断句读。 三、再读检验,力求断句有理有据。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