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春暖花开,鸟语花香.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26.如图所示,在气体扩散的实验中,玻璃板 (填“上面”或“下面”)的瓶子装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空气,在抽掉玻璃板后能够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
三.实验探究题
27.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2)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28.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 ,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
5
积变 .
(2)图2是扩散现象,说明 .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温度越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离开水面后变 ,说明了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
29.如图甲,同时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 .如图乙,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用力压紧后便可以吊起钩码,说明了 .如图丙,比较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总体积,说明: .
30.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实验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6
7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原子模型按照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分析】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最早提出了葡萄干蛋糕模型,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现在科学家认为电子云模型更符合实际.
【解答】解:三种模型依次为②葡萄干蛋糕模型、①行星模型、③电子云模型,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电子云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我们观察到的有关电子的现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模型的发现历程,人类认识事务总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出正确的结论.
2.(2016?莆田)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太阳系
D.
【分析】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 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这一模型也被称为“行星模型”.
【解答】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绕核作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