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着幸福的一家:“爸爸”“妈妈”带着“我”在公园里游玩。
教学目标:
1、 学会b p m f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 p m f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乐于拼音。 3、 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
4、 通过看图说话,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汉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韵母带调拼音是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1、 本班孩子学前教育差异较大,从而对拼音的掌握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每堂课前的复习必不可少。
2、 本班孩子大多乖巧守纪律,但活跃度不是很高,可在教学中穿插游戏试验以激发情趣。 3、 孩子已初步感知图画与字母相结合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可适当放开,让孩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学m和f。
4、 本课是孩子第一次接触韵母带调拼音,因此学会带调韵母拼音是教学难点,可通过多种形式强化练读。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字母卡片、黑板上画好四线格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声母b、p,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会四个声母m、f,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一、复习导入
1、 翻卡片,齐读单韵母,小组赛读四声调。
2、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它们和y w 是一家人,叫做声母。 二、图画与字母结合,学习b
1、 读音
(1) 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指名说)
(2) 师指导读音:广播的“播”就是b的读音,不过声母是胆小的孩子,发出的声音不像单韵母那样响亮,而是又轻又短的。(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2、 认形
小朋友们再看b,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呢?(鼓励孩子联系生活,大胆想象) 3、 书写
(1) 声母宝宝b住在哪儿呢?(出示四线格)
(2) 观察:b占四线格上、中格,由竖和右半圆组成。
(3) 师范写:先写竖,写在上、中格,上个不顶格,再写右半圆,写在中格。 (4) 生书空,再练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图画与字母结合,学习p
1、 读音
(1)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这幅图?(出示图片)
(2)师指导读音:爬山坡的“坡”就是声母p的读音。老师说过,声母要读得短一点,轻一点。(师范读,开火车读)
(3)小朋友发现了,b和p发音非常像,怎么区别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试验。(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薄薄的小纸片,把纸片放在嘴前比较发音:发b时薄纸基本不动,发p时薄纸有明显的颤动。)
2、 认形
(1)再看p,你还发现什么了?
(2)编顺口溜,区别b和p: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
3、 书写
(1)观察一下,p住的地方和b又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出示)
(2)师范写:先写竖,写在中、下格,下格不顶格,再写右半圆,写在中格。 (3)生试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m f
1、 同桌互学mf的音和形,汇报学习结果,师生评议。 2、 书写指导m和f(方法同b和p) 五、复习巩固
1、 开火车,巩固b p m f的发音。
2、 归纳已经学过的声母、单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说明单韵母有声调,声母没声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2、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在拼音王国里玩了这么多天了,认识了哪些好朋友啊? (板书:单韵母:a o e i u ü 声母:y w b p m f 音节:yi wu yu)
2、你们知道吗?当声母和韵母两两相碰的时候,就会有了新的名字,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激发情趣,学习新知
1、学习拼读音节,领悟方法。
(1)指导学生看拼音图,从“推卡片”这一动作来推想拼读方法,尝试拼读。(播放课件) (2)小结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3)练习拼读,并读出四个声调 (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2、交流
(1)这是谁?(八戒)卡片上的数字是几呀?(8) (2)小男孩儿在干吗?(拔萝卜) (3)谁在打靶?你打过靶吗? (4)用ba组词或说句子。 三、认读字词,看图说话
1、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拼音,从现在起,我们就可以用拼音来认字了,以后学完了全部的拼音,我们还可以很轻松地用拼音来看课外书呢,真是棒极了!先来试试看吧!
2、 同桌合作学习,拼读生词。
3、 老师指导轻声的读法,男女生赛读。 4、 学生看拼音读词,去掉拼音读词。
5、 看图说话:你能给这幅图编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听吗? 四、作业。1、书写。2、拼读。
d t n l
教材简说: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d、t、n、l,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第一幅图是一个队鼓和一副鼓锤,敲鼓的声音“”提示d的音,队鼓和鼓锤组成的图形提示d的形。第二幅图是一条跳起的鱼,鱼的体态提示t的形。第三幅图是一个门洞,门洞的形状提示n的形。第四幅图是一个小男孩手拿一根小木棍赶猪,小男孩嘴里发出的声音“嘞”提示l的音,小男孩手中的木棍儿提示l的形。第二部分是d、t、n、l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d、t、n、l的书写格式及笔顺。第四部分是带调拼读音节,认识五个生字。配有一幅情境图,蕴含着一个故事情节:一匹马驮着米袋在路上走,路边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米袋不知什么时候漏了,小马却没有发觉,小兔子飞快地追上来告诉它:你的米袋漏了。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 预设目标:
1、 运用已有知识学会d、t、n、l,在小老师带领下读准音,并能在游戏中,准确拼读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 展开想象,与生活中事物联系,记住形;
3、 认真观察各拼音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正确书写;
4、 认识5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产生对花草树木的爱护之情。 教学重点: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学情分析: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声母的学习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仅因为声母数量多,难记,更大的原因是形近的声母较多,很容量混淆。因此,在教学形近的声母时,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想办法运用形象有趣的方法来记忆,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d t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认识生字,看图说话。 第二课时:学习n l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会读儿歌。 教学准备: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磁带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d t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认识生字,看图说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 课件出示: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声母 认读已学过的字母(个别读、齐读) 2、 区别b与p
(1)出示已学声母:这些声母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你知道吗? 个别回答,指出b、p是一对“双胞胎”;
(2)声母妈妈常常忘记他们,你能帮她记住吗? 运用已学方法帮助记忆(儿歌、数字……)
(3)学习图画记忆:读到b就想到广播,读到p就想到脸盆泼出的水,这种方法也能帮你记住他们,(边介绍边板画) 学生认真看黑板;
二、图画记忆,学习d
1、读音
(1)出示课件d指名认读;个别认读,
(2)请会认读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伸手在嘴边感受气流强弱 (4)开火车认读 2、记形
(1)声母妈妈将d想象成鼓和鼓捶,(出示课件)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来编个儿歌记住他。编儿歌记忆(自由说,个别说)
(2)你还能想象成什么记忆?画一画,编个儿歌记一记; 想象,在书上画; (3)请学生上黑板画 3、书写
(1)声母宝宝住在哪里?我们一起将声母宝宝送回家吧;赶快看书他住在第几格。 (2)看书观察:d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根据回答在四线格中范写 桌写d 在书上描红一个,再写一个 三、图画记忆,学习t
1、读音
(1)出示课件t指名认读;
(2)请会认读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 (3) 感受气流强弱,与d比较
伸手在嘴边感受气流强弱,与d比较,知道t的气流较强 (4)开火车认读 2、记形
(1)声母妈妈将t想象什么呢?(出示课件)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来编个儿歌记住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