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
基础教育微课制作技术要求
微课在制作方式上,包括数码设备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多媒体软件制作类型、混合方式制作。 一、内容标准:
1.中小学微课视频长度在5至8分钟,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生注意力特点。
2.本次统一制作的微课不需要片头和片尾,上报时提供相关信息,统一添加。
3.精心设计讲课脚本,讲解精炼、路径合理,重点突出 4.内容风趣、幽默、情境化,学生沉浸感强 5.适当提问,引发思考;留白;关键点重点提示 6.尽量减少视频中的干扰因素
7.可以包含相应的扩展学习资源,如: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测题,微课范例的源文件、微课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微课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等。
8.在同一课程中,各讲之间要有整体性,内容容量和时间长短基本一致,技术参数统一。 二、技术标准:
从目前来看,微课基本上分摄像拍摄类、屏幕录制类和其他软件类四种,对于四类常见的微课制作方法,对应的要求如下:
(一)摄像部分技术要求(包括数码录制和录播室录制)
1.视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编码,视频格式为MP4及fLV格式。 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0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
3.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 4.视频分辨率:分辨率一般为设定为720*576、1280*720; 5.在同一课程中,各讲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不得标清和高清混用。 6.视频帧率为25帧/秒,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7.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二)录屏部分技术要求
1.录屏的分辨率一般采用1024*768或1280*720。请事先调整分辨率,不要高分辨率录制,低分辨率输出。同时,尽量不要出现特殊的分辨率。
2.如果要用视频混合制作,建议采用与视频分辨率最接近的分辨率,使得合成后效果最好。
3.录制PPT时,请将PPT事先调整为适合长宽比(1024*768录制时,用4:3;1280*720录制时,用录制时不留黑边)。
4.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杂音,音量适中,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5.录屏的输出最后转成MP4格式。 (三)多媒体软件制作类要求
1.如果没有交互性内容,要求输出MP4视频或FLV格式,要求每个微
课都使用单个文件输出,要能够在网上在线学习。
2.如果存在交互性学习内容,必须符合SCORM(SharableContentObjectReferenceModel),即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或共享元件参照模式。
3.主体部分采用800*600,1024*768等通用分辨率,以便在各种显示器上得到最佳效果。
4.动画清晰、流畅,声音清晰,与画面同步。 (四)混合类微课要求
1.视频、屏幕录制或软件制作都均采用相同的分辨率制作,宽高比一至,合成后不变形。
2.具体各类制作参照前三种标准。
3.画面清晰、流畅,声音清晰,前后音量大小一致。 4.最后制作输出Mp4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