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政治]2010高考真题 - 文综政治(四川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6:57: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l至7页-第Ⅱ卷8至l6 页。满3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l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这说明

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降低 ②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 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 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成正比关系,所以①选项正确。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关系,所以②错误。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故③正确。供给增加,价格下降。④选项,使用价值增加,就是商品数量增加,供给量增加,所以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价值量相关的正比和反比关系。

25.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 ①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知识立意。本题考察了通货膨胀知识点,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难度适中。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①不符合定义错误。商品价格总

1

w w_w.k*s*5*u.c o_m

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出现,所以②正确。③不符合定义错误。④是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购买力降低,故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26.观察图9“重拳出击”,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国家调控房价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自发要求 ②房地产商盲目追逐高额利润会推动房价高涨 ③房价过高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要求 ④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国家必须及时干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知识点和记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宏观调控的主题是国家,不是价值规律的自发性的体现,自发性体现为:人们追逐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因此①错误。房地产商盲目追求高额利润,会采取各种手段提升房价,故②正确。价格过高,人们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故③正确。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造成资源浪费,国家必须及时干预,故④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主干知识,排除①选项。

w w_w.k*s*5*u.c o_m27.2010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 颁 发了我国第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用户只用一条线路就可享受到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三网”融合有利于

①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信息化取代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 ③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不断改善生活质量 ④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w w_w.k*s*5*u.c o_m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和第三产业知识点,属于知识立意,考查了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难度不大。发挥科技的作用,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①正确。以信息化取代工业化,夸大了信息化的作用,故②错误。“三网”融合,正确体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③正确。④符合“三网”融合的积极意义,故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主干知识,排除②选项。

28.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世界排名第

二,出口总额世界第一。2009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出口贸易下降32%,我 国下降21.8%,我国占全球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2%提高到9.4%。这说明 ①外贸的发展使我国充分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 ②在经济全球化中我国经济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 ③外贸长期顺差损害了我国自力更生的国际收支平衡能力 ④我国稳定和恢复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复苏有重要的意义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w w_w.k*s*5*u.c o_m答案:B

w w_w.k*s*5*u.c o_m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对外贸易意义、贸易顺差、经济全球化,考查了考生提取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本题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

29.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基本派别的认识,考查了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材料《吕氏春秋·自知》中的“得钟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项和D项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而C项属于不可知论。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应该是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材料和四个选项所蕴含的哲理。 30.“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w w_w.k*s*5*u.c o_m答案:B

w w_w.k*s*5*u.c o_m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主次矛盾关系、整天和部分关系、量变和质变关系的理解,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竹竿效应说明,要将竹竿 提高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就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一重点论的观点,体现了抓好关键部分以提高整体水平的观点,因此,①③正确。②项强调了两点论,与题干不符。题干材料说明了主次矛盾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非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所以④不能入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竹竿效应的内涵。

31.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让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意味着

①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对人民负责 ②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③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一 ④公民对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w w_w.k*s*5*u.c o_m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政府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④项有很强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w w_w.k*s*5*u.c o_m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因此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可以保证政府对人民负责,这也是是政府的工作原则,因此①、②正确。政府行使行政权,

3

让权力的行使接受人民监督,所以③正确。题干材料说明的是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而政府仅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并不能代表所有国家机关,所以选项④错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政府并不代表所有国家机关,只是个行政机关。

32.2009年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2.85亿元,比上年增长l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l2.4%。上述事实体现了 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w w_w.k*s*5*u.c o_m解析:本题考查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的措施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应对气候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根本动力来自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只靠民族特色不行,只靠国家投入也不行。因此,①、②错误。材料说明云南省人民通过各项工程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③、④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正确认识。

33.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 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

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

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 现的哲理有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w w_w.k*s*5*u.c o_m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论中人的认识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正确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人类对气候的认识,从1898年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变化很多大,因此,①、②正确。③项“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是错误的,人类认识是前进的。④项否认了认识的任务和目的,错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人的认识的相关知识。

34.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强调“所有”国家承担不加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则要

4

[政治]2010高考真题 - 文综政治(四川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548h0samd1qw0b8cvba7dd7d92wae01at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