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类囊体薄膜(基粒) 进入线粒体供叶肉细胞呼吸和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2)16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3)五碳化合物(C5) (4)气孔导度下降,CO2供应不足 上升 缺水引起叶肉细胞光合能力的减弱
10.为研究杨树对干旱的耐受性,进行了水分胁迫对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说明:水分胁迫指植物水分散失超过水分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
请回答:
(1)水分胁迫下,杨树幼苗根细胞通过________失水,导致其光饱和点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处理2.75 h时,重度胁迫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理2.75 h后,转入正常营养液中复水处理。在重度胁迫后期,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可能原因是:①光合产物的________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②水分亏缺导致____________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而且这种破坏____________(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
(4)植物经历水分胁迫时,普遍认为脱落酸能作为一种干旱信号在植物体内传递信息,起到调节________的作用。
解析:(1)在水分胁迫下,杨树幼苗根细胞通过渗透失水。由于呼吸速率基本不变,而净光合速率下降,所以杨树幼苗的光饱和点降低。(2)处理2.75 h时,重度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0,说明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所以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3)根据图2,在重度胁迫后期,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
浓度升高。可能原因是:①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②水分亏缺导致类囊体膜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而且这种破坏不能恢复。(4)由于脱落酸为抑制性植物激素,可以使植物的新陈代谢减缓,适应干旱条件的不利环境。因此,脱落酸能起到调节气孔导度的作用。
答案:(1)渗透 降低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输出 类囊体膜 不能恢复 (4)气孔导度
11.如图为农业育种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育种流程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图两种育种方法都涉及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
(2)生产实践中人们常根据不同的育种要求选择所需要的育种方法。若想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若想定向改造生物性状,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若想创造一个新物种,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以上答案从下列各项中选取)
A.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E.基因工程育种
(3)现有一个育种站,想利用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的两品种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若从上图中选择出最简捷的育种方法,应该选择________。
(4)图中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时,在培育过程中,需要从________开始进行选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次选择过程中需要淘汰的植株数约占总数的________。
解析:(1)根据图解可知,常规育种就是杂交育种,常规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亲代杂交获得F1的过程)和染色体变异。(2)根据不同育种方法的特点可知,可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的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能创造新物种的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3)由于得到
B.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不需要经过连续自交、选择纯合子的过程,因此最简捷的育种方法应该是图中的常规育种。(4)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过程中,由于F2才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因此需要从F2开始进行选择;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其中符合条件保留下来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占总数的9/16,则淘汰的植株占总数的7/16。
答案:(1)基因重组 (2)B E D (3)常规育种
(4)F2(子二代) F2(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答案合理即可) 7/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