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5可能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
D.Ⅰ1与Ⅰ2再生一个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16 解析:由于Ⅰ2不含甲病基因,分析图谱得出,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是正常个体,不携带甲病基因,可能携带乙病基因;Ⅰ1与Ⅰ2再生一个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4×1/4=1/16。
答案:C
9.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的道尔顿是色盲患者,在对“棕灰色”袜子的分析对比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和弟弟的色觉是一样的,而和母亲不同,下列有关道尔顿家族色盲遗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道尔顿和弟弟的色盲基因都来自母亲,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B.如果他有一个妹妹,则他的妹妹携带色盲基因的概率是1/2 C.如果他还有一个正常色觉的弟弟,则这个弟弟携带色盲基因的概率是1/2
D.他的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或其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解析:如果道尔顿还有一个正常色觉的弟弟,则这个弟弟不可能携带色盲基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或其等位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故色盲基因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或其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C
10.下图为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6的基因型为BbXAXa
B.Ⅱ7和Ⅱ8如果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解析:由Ⅱ5、Ⅱ6均为正常,而他们的女儿Ⅲ10患甲病,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为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意知,Ⅲ13的基因型为aaXbXb,推断Ⅱ7的基因型为AaXbY,Ⅱ8的基因型为AaXBXb,进一步推知Ⅰ1的基因型为A_XbY,Ⅰ2的基因型为A_XBXb,则Ⅱ6的基因型为AaXBXb;Ⅱ7和Ⅱ8若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的概率为3/8;Ⅲ11和Ⅲ12婚配后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完全正常的概率=1-8/9×3/4=1-2/3=1/3。
答案:C
长沙模拟?火鸡为ZW型性别决定,WW胚胎不能存活,11.?2015·
火鸡卵有时能孤雌生殖,有三种可能的机制:①卵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仍为二倍体;②卵核被极体授精;③卵核染色体加倍。预期每一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中雌雄分别是( )
A.全为雌、4B.全为雄、4
1、全为雄 1、全为雌
C.全为雌、1D.全为雄、1
2、全为雌 2、全为雄
解析:雌性火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若卵细胞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仍为二倍体,则所产生的子代体细胞含有Z染色体和W染色体,全为雌性;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可能是Z染色体或W染色体,在产生一个卵细胞时,同时产生3个极体,如果卵细胞含Z染色体,则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含Z染色体、W染色体、W染色体,则卵核被极体授精形成的后代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ZW(二者之比为12),如果卵细胞含W染色体,则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分别含W染色体、Z染色体、Z染色体,则卵核被极体授精形成的后代的性染色体组成为WW、ZW(二者之比为1
2,但WW胚胎不能存活),因
ZW(雌)
此,卵核被极体授精形成的后代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雄)=1
4;卵细胞有Z和W两种类型,含Z染色体的卵核染色体加倍,
则形成的是ZZ,含W染色体的卵核染色体加倍,则形成的是WW,但WW胚胎不能存活,因此,卵核染色体加倍只能形成性染色体组成为ZZ的后代,全部为雄性。
答案:A
12.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
B.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
或XHXh
C.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
D.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解析: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是血友病患者,故其基因型是XhY;根据Ⅲ-3的外祖父是血友病患者可以推知,其母亲Ⅱ-5的基因型是XHXh,则Ⅲ-3的基因型是1/2XHXh、1/2XHXH,则其女儿Ⅳ-1的基因型是XHXh,Ⅳ-2性染色体异常可能是Ⅲ-2在形成配子时X、Y没有分开,也可能是Ⅲ-3在形成配子时X、X没有分开。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1/2×1/2×1/2=1/8;Ⅳ-1的基因型是XHXh,与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HY)婚配,后代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3.如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a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