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综合能力》串讲班——第三讲
考点3:监测网点分布 1.基准点
基准点是变形监测的基准,应布设在变形影响区域外稳固可靠的位置。每个工程至少应布设3个基准点。 2.工作基点
3. 变形观测点(亦称目标点、变形点、观测点)
变形观测点布设在变形体的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等能反映变形特征的敏感位置。
考点4:静态监测方法
1、常规大地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包括边角测量法、各种交会法、极坐标法以及几何水准测量法、三角高程测量法等。
2.gps测量方法
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方法 4.准直测量方法 5.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6.特殊监测方法 考点5:动态监测方法
29
《测绘综合能力》串讲班——第三讲
1.实时动态gps测量方法 2.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3.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 考点6:沉降观测
变形监测网一般布设为基准网(首级网)、监测网(次级网)两级。 垂直位移监测网一般布设为环形水准网。
沉降观测是测量变形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常用方法是水准测量,有时也采用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对于工业场地沉降观测、基坑回弹观测、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建筑物基础及建筑本身的沉降观测与民用建筑,沉降观测包括等
位移观测还包括建筑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等: 考点7:倾斜观测
倾斜观测可采用投点法、测水平角法、前方交会法、激光铅直仪观测法、激光位移计法和正、倒垂线法等。
考点8:动态变形观测
精度要求高、变形周期长、变形速率小的动态变形测量,采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或激光测量等方法;
精度要求低、变形周期短、变形速率大的建筑,可采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gps动态实时差分测量等方法;
当变形频率小时,可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或经纬仪测角前方交会等方法。 地面形变观测主要采用水准测量、gps测量、insar测量等方法。
10.3.3
30
《测绘综合能力》串讲班——第三讲
10.4.1
10.6.3
31
《测绘综合能力》串讲班——第三讲
大坝变形测量中,视准线法可以用来测定坝体的( )。P142
a. 垂直位移 b. 挠度 c. 主体倾斜 d. 水平位移 答案:d
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至少应该有()个。
a、2个; b3个; c、6个; d、4个; 答案:b
第10节 精密工程测量 1、概述
2、精密工程测量方法和仪器 3、精密工程控制网布设 4、工业设备形位检测 考点1:精密工程测量方案设计
精密工程测量任务是进行精密定向、精密准直、精密垂准。
精密角度测量是精密三角测量、精密边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和精密定向测量中的主要环节。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