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学习目标] 第二讲: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3.能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4.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重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摩 尔质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难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知识要点疏理]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要点诠释:化学实验中,取用的药品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都是可以用器具称量的。 而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对此,不仅我 们用肉眼直接看不到,也难以称量。国际科学家建议用“物质的量”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 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 1.物质的量: 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2.摩尔: 12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是一个物理量,可定义为: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的微粒数。 符号为NA,单位为mol-1,可表示为NA=6.02×1023 mol-1。 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5.注意: 。 (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也不能压缩为 “物质量”,同时还要与“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区分开来。 (2)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即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 子的特定组合。 (3)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经明确,并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 ―― 如2 mol H、1 mol H2、1.5 mol NaOH、1 mol OH、1 mol e等。 12 (4)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其数值与0.012 kg C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相等,
而6.02×10 mol23―1是一个近似值。 知识点二:摩尔质量 要点诠释:1 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1 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1.摩尔质量: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为g / mol(或 g·mol―1)。 2.注意: ―1 (1)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相等。 可推导如下: 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 , 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知M (12C)=12 g·mol―1,所以M (X)也就是以g·mol―1为单位, (2)对于纯净物而言,其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物质的质量则随着物质的物质的
量不同而不同。如1 mol O的质量为32 g,2 mol O的质量为64 g,而O的摩尔质量并不222 发生变化,还是32 g·mol―1。 、质量(m)、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着下述关系: 3.物质的量(n)―1 如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则24.5 g H2SO4的物质的量: 。 此外,借助于公式和可以把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物质的微粒数,与宏观 上可以称量的物质质量联系起来。所以物质的量起到了桥梁作用。我们可以对物质的微粒数 和质量进行相互的换算。 如上题中24.5 g H2SO4的物质的量n (H2SO4)=0.25 mol, 23―123 其微粒数N (HSO)=n (HSO)×N=0.25 mol×6.02×10 mol=1.505×10。 2424A 知识点三:气体摩尔体积 要点诠释:对于气态物质,测量体积比称量质量更方便。物质的体积取决于构成这种物 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1 mol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含有 的粒子数相同,而粒子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 定于粒子的大小。但由于粒子大小是不相同的,所以1 积是不相同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