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换气过程消耗的功即泵气损失(2分)。泵气损失是强制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并扣除实际示功图不包含的部分,不包括提前排气损失(2分)。泵气损失与换气损失不同,后者表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包括扣除部分和提前排气损失(1分)。
三、燃料与燃烧
二、选择题
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 A )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 C )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
3、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 ( C )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3、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 ( B )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1、以下燃料中,已经作为汽车燃料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B )。
A、二甲醚 B、乙醇 C、氢气 D、水煤浆
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 )。
A、着火性能 B、抗爆震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4、以下燃料中,还不能看作为汽车燃料,尚未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C )。
A、石油气 B、乙醇 C、氢气 D、天然气
5、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 )。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6、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 C )。
A、十六烷值 B、粘度 C、馏程 D、凝点
7、–20号柴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是(C )。
A、20℃ B、15℃ C、–20℃ D、–15℃
8、对于汽油,化学当量的空燃比A / F为( C )。
A、 B、 C、 D、
9、1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 D )。
A、放热率 B、高热值 C、低热值 D、热值
三、填空题
1、汽油和柴油的牌号分别根据 辛烷值 和 凝点 来确定。
2、汽车的代用燃料主要有 二甲醚 、 水煤气 、 乙醇 和 氢气 等。 3、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__辛烷值____。
4、对于缸外形成混合气的汽油机,其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大小来控制进入气缸内 的混合气数量,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_量调节___ 。
5、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这种负荷调节方式 称为 __质调节__ 。
四、判断题
1、柴油是以其凝点来标号的。 [ 0 ] 2、国产汽油是以辛烷值来标号的。 [ 1 ] 3、催化裂化汽油的抗爆性能好,常用作高级汽油。 [ 1 ] 4、汽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 0 ] 4、柴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 0 ]
五、简答题
1、燃料燃烧有哪些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
六、综述题
1、请详细说明静止预混合气的燃烧过程。
答:静止或流速极低的预混合气燃烧为层流火焰传播。混合气着火后,火焰核心迅速发展为近似球形火焰,
2、为什么柴油机的压缩比通常比汽油机高*
四、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二、选择题
3、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 B )
A、被过热表面点燃 B、因温度过高自燃 C、受火焰传播燃烧 D、由已燃气体点燃
4、汽油机出现表面点火的原因中包括 ( D )
A、压力过高 B、水垢过多 C、浓度过高 D、积炭过多
19、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 C )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 ( D )
A、温度传播过程 B、压力传播过程 C、热量传播过程 D、火焰传播过程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 C )
A、5个阶段 B、4个阶段 C、3个阶段 D、2个阶段
1、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燃料( B )、燃料蒸汽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
A、喷射 B、雾化 C、蒸发 D、混合
2、下面列出的( B )属于汽油机的燃烧特点。
A、空气过量 B、有时缺氧 C、扩散燃烧 D、混合气不均匀
3、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A )。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火焰传播不到 D、被压缩
4、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 B )。
A、燃烧速度 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 C、扩散速度 D、气流运动速度
5、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 B )的措施。
A、减小喷油提前角 B、减小点火提前角 C、加大喷油提前角 D、加大点火提前角
6、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B )。*
A、温度升高率 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 C、最高温度 D、压力升高时刻
7、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 A )。
A、增大点火提前角 B、推迟点火提前角 C、加强冷却 D、选用高牌号的润滑油
8、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对理论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是( D )。
A、空气流量传感器 B、压力调节器 C、电源电压 D、氧传感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