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拓展要素分析
作者:刘明
来源:《桂海论丛》2013年第05期
摘 要:拥有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执政使命的依靠力量,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促成执政目标的达成,就必须努力赢得最广大民众的情感支撑和执政认同,持续不断地拓展和扩大社会基础。而其中的影响或制约要素包涵了多个层级和维度,它们共同交织在一起,纳入到现代政党政治运作的指标体系当中。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要素,对于中国共产党有效实现社会整合、重塑政治权威意义巨大。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社会基础
中图分类号:D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5 收稿日期: 2013-06-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规划立项课题《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基础的拓展研究》(11BDJ0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 明,男,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政治文化等。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维护和确保其政治统治有效性的人脉资源,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树立政治权威的根本前提,同时也是凝聚力量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从总体上来说,在现代民主政治的政治体系当中,影响执政党社会基础的要素因子既包括观念层面的,也包括制度层面的;既包括精神层面的,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既包括党自身的建设,也包括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等等。说到底,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指的是支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力量和条件,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具备执政资格和享有执政资本的先在因素。我们认为,当前党执政社会基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要素具体包括在六个方面,即党的执政绩效、党的意识形态观念、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执政绩效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首要因素
执政绩效是衡量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项基本指标,是党拥有执政合法性的主要实体依据,因此它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第一要素。具体来说,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党在执政中能有效控制公共权力,顺利实现本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而有力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二是执政党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政党的职能,提高执政效率,以执政的显著成效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1]任何政权,不论其社会制度和政治模式的性质,执政党都有论证其执政正当性的必要。靠竞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