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模拟法庭教学法在金融法课程中的运用
作者:孙曦
来源:《教育界》2013年第03期
【摘 要】在高职院校的金融法课程教学中,模拟法庭教学相较于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的现实意义。它的运用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程序操作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金融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这一方法的使用要遵循固定的流程,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模拟法庭 金融法教学 应用
所谓金融法中的模拟法庭教学法就是以模拟法院开庭审理的方式,让学生走出其原已熟悉的格式化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圈,在模拟的金融法诉讼环境中熟悉、掌握具体的审判过程,较直接地面对金融法律实践问题的考验,促进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具有可感性、实用性、操作性的知识,让书本中的金融法理论在模拟实践中得到检验。 一、模拟法庭教学法在金融法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1. “模拟法庭”既是“说法”,又是“演法”,既避免了教师单纯说“法”教学带来的枯燥和乏味,又满足了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传统常用的金融法案例教学虽然能使学生置身其中,但不如“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因而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对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弱势的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大。而通过模拟法庭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模拟法庭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大教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 而模拟法庭则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场所,学生在模拟法庭中体验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的活动过程。 传统的金融法评价体系中主要是以听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书本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的检测很大程度上依赖检测、考试。而学生在模拟法庭中必须从提供的零散案件材料入手,进行分析、归纳、筛选,从而形成向法庭陈述的事实,找出有关的法律要点、寻找适用的法律规范、形成自己的辩护或代理意见、案件审理等全部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庭审中,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 模拟法庭教学法将静态的、枯燥的金融法律条文通过动态的、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促使他们仔细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如何在庭前形成法律意见和开庭时进行法庭陈述和辩论,并找出法律要素之间的冲突,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传统的金融法教学中的实训活动多以社会调查职业角色体验等为主,没有形成真正体现课程特色的实训内容,而只不过是从常规的通用实训活动中借力,学生并不能完全体会以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而通过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