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9:57: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5kbp9jocg72h8v7sa970wk4t3v4f000u6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