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C网络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技术要求
《GB/T 2951.3-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实验方法 护套厚度测量》 《GB/T 2951.4-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实验方法 外径测量》 《GB/T 3048.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实验方法 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实验》
《GB/T 4098.2-1983 射频电缆电容和电容不平衡测量方法》 《GB/T 11323-1989 电缆分配系统用单同轴电缆一般要求和实验》 《GB/T 12269-1990 射频电缆总规范》
《GB/T 12792-1991 射频电缆阻抗均匀性测量方法》
4.3 基本结构特征
单根铜包铝线+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体+铝管+聚乙烯(PE)护套。 4.4 成缆气候和机械耐久性能要求
序号 1 2 3 项目 高温实验 低温实验 湿热实验 实验条件 80±2℃ 168h 技术要求 绝缘和护套材料无机械损伤 -40±3℃ 20h(PE护套) 40±2℃,90%~95% 96h 在室温下,沿半径为电缆外径20倍的圆棒弯曲180°,恢复到原位,然后绝缘电阻符合规定值,衰减增量≤5%,护套及外导体应不开裂 4 弯曲实验 朝相反方向弯曲180°,再恢复到原位。这样反复操作3次后,将电缆进行解剖检查。 4.5 成缆结构尺寸要求
序号 项目 单位 16
技术要求 HFC网络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技术要求
1 2 3 4 内导体外径 绝缘外径 护套厚度 电缆外径 mm mm mm mm 2.77±0.03 11.50±0.3 ≥1.00 15.1±0.3 4.6 成缆电气性能要求
序号 1 2 3 4 项目 缆芯介电强度 护套介电强度 绝缘电阻 特性阻抗 5 MHz 50 MHz 5 衰减常数 200 MHz 550 MHz 800 MHz 1000 MHz 6 回波损耗 ≦300 MHz >300 MHz 5 MHz 50 MHz 7 屏蔽效能 200 MHz 550 MHz 800 MHz 1000 MHz 8 环路电阻 Ω/Km dB dB dB/100m 单位 KV KV MΩ?Km Ω 技术要求 ≥1.6(40~60Hz,1min) ≥3.0(浸水1H,40~60Hz) ≥5000(500v直流,20℃) 75.0±2.0 ≦0.6 ≦1.7 ≦3.5 ≦6.0 ≦7.4 ≦8.5 ≥22.0 ≥20.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7.1 4.7 成缆标示要求
成缆外护层上应以1米间隔标出以下内容 (1)纵长米
(2) 电缆型号、规格
17
HFC网络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技术要求
(3) 制造厂家 (4) 制造年月 (5) 四川广电网络
格式举例:1387mSYWLY-75-12 成都电缆 201203 四川广电网络
以上标志必须是永久和清晰的(在电缆寿命期间内)。尺码的精确度应优于每100m±0.2m。 4.8 成缆交货要求
(1)成缆按四川广电网络指定长度用木盘成盘包装,并做好防雨防潮措施。
(2)偏差:负偏差为0,正偏差不计入总长度。
(3)包装箱内必须附带产品质检报告及装箱单,包装箱上注明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以及电缆型号和长度。 4.9 成缆环保性能要求
成缆组成材料应根据SJ/T 11363-2006中的规定进行分类。成缆用均一材料(EIP-A类)中禁用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4.1规定。其它分类材料中禁用物质的限量应符合SJ/T 11363-2006中的相关规定。
表4.1:成缆材料中禁用物质的含量限值 种类 重金属 物 质 铅及其化合物 镉及其化合物 18
含量限值(ppm) ≤800 ≤70 HFC网络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技术要求 汞及其化合物 6价镉的化合物 有机溴化物 多溴联笨(PBB) 多溴二笨醚(PBDE) ≤100 ≤800 ≤800 ≤800 4.10 成缆工艺及使用材料特别要求
(1)内导体:铜包铝(压铸型,铜材比例不得低于30%); (2)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体:应采用优质材料,发泡气体为高纯度工业氮气,成核剂为进口材料,介质损耗角正切<1.0×10-4,熔融指数0.6~0.8g/10min;
(3)铝管外导体:氩弧焊铝管,铝管厚度≥0.35mm;
(4)绝缘护套:采用聚乙烯(体积电阻率>1×1014,抗拉强度>14MPa,伸长率>600%);
(5)电缆绝缘体采用物理发泡生产线生产,铝管用氩弧焊管外导体生产线生产,其焊头建议采用进口焊头。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