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安息日--主日
主日与安息日显然不同;在时间上,每周,主日是第一天,而安息日是第七天,第一天的主日并不是从第七天的安息日改来的,安息日后一天才是主日。安息日出自旧约摩西十诫,而主日却出自刻在基督徒心头的新约法律。因为有些人没有彻底明白这个道理,把这两个日子混为一谈。
圣经始终没有改安息日为主日。基督徒守主日并不是按着安息日的严谨条例,而是把主日看为一个欢喜快乐的日子。有人说是天主教的,还有人说是罗马皇帝擅自把第七天的安息日改为第一天,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需要纠正,理由如下:
没有一个可靠的证据证明安息日是天主教或天主教皇改的。而教皇修改安息日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权柄也绝不可能!即使有教友或问答书这样说,我也要当面反驳他们,因为这是违背真理的。虽然在历史上曾有一段时期,由于非常强调主日休息的本分,所以主的日子变得很像安息日。但教会从来没有说自己有修改安息日的权柄。此外在教会里,总是有一群人同时遵守安息日和主日,把这两个日子视为「兄弟日」。
按历史记载,从使徒开始的初期教会,基督徒就每逢主日聚会敬拜神。可引十条如下:
(1) 《十二使徒遗训》(主后约100年)第十四章记载说:\每逢主日,你们要聚会。擘饼,谢恩。\这就证明使徒约翰去世不久,基督徒已经每逢主日聚会。)
(2) 使徒约翰的学生安提阿的伊格那丢(主后约107年)在《致马尼西人书》中说:“那些依照旧的方式而生活的人,现在来到了新的希望之中,不再遵守安息日,而遵守主日,因为是在主日,我们的生命因着主和他的死亡而蒙受祝福。”(这足证明当时的教会对于安息日是怎样的看法。)
(3) 小亚细亚的巡抚普林尼(主后107年)向罗马皇帝图拉真论基督徒说:\他们在指定的日子,天未亮的时候聚会,启应着唱诗,歌颂基督为神。……这些事作完了,他们就照通常的规矩暂时分散,后又聚集一同吃饭,却没有什么扰乱。\普林尼是一个异教人,所以他的见证更有价值。他所提那\指定的日子\必是七日的第一日。因为那些基督徒聚会是为敬拜基督,也是要擘饼,正如使徒行传二十章7节所记特罗亚教会的情形一样。他们当时多是在天未亮的时候或晚间聚会,这是因为当时的基督徒中多有奴仆,白日是不得自由的。)
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使徒行传20:7)
(4) 亚历山大的巴拿巴(主后约120年,不是使徒行传里的巴拿巴)的书信中曾引旧约的话说:\ 你们不要再献虚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恶的;月朔和安息日,并宣召的大会,也是我所憎恶的;作罪孽又守严肃会,我也不能容忍。你们的月朔和节期,我心里恨恶,我都以为麻烦;我担当,便不耐烦。(以赛亚书1:13-14)因此我们也欢欢喜喜的守第八日,
就是耶稣从死里复活的那日子。\这样,巴拿巴称七日的第一日,就是耶稣复活的日子,为第八日;也显明当时的人是尊重那日子。)
(5) 犹斯定写给安多尼皇帝及参议员的《护教书》,就很自豪地叙述:“在那称为「太阳日」的那天,那些住在乡间和城市的信友,都前来共聚一堂。然而,基督徒聚会的那天,却不是希腊或罗马日历中的休假日,故此,在那天(太阳日)聚会,在当时市民的眼中,已经标示出基督徒的身分。因为这是第一日,就是神除掉黑暗,创造世界的日子(参创一1-5)。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主,也是在那一天从死里复活了。他是在礼拜六的前一日钉在十字架上,在礼拜六的次日,即太阳日,向他的使徒和门徒显现,将这些事教训他们。我们也把这些事呈奏,以便陛下核实。”(犹斯定称主日为太阳日,因为罗马皇帝是异教人,怕他不知道主日是什么日。多数注释家以为启示录是主后96年写成的。若果那样,犹斯定的话就显明启示录写成后44年,基督徒不守第七日的安息日,乃是为尊重第一日的主日。犹斯定也说门徒守第一日是主耶稣教训他们的。这样,怎有人敢说基督徒离弃安息日去守主日,是因天主教皇改安息日为主日呢?七日的第一日除非是使徒自己尊重的,各处的教会很难都兴起这规矩而不惹起极大的反驳。使徒们去世不久,教会就有了分裂。他们往往也彼此争论,但他们在守主日上却是非常同心的。直到如今,除了最少数守第七日为安息日的人外,大多数基督徒都是守主日。)
(6) 在戴克里先(Diocletian)教难时期,基督徒的聚会遭到最严厉的禁止,许多人勇敢地违抗皇帝的禁令,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愿错过主日感恩祭。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非洲,Abitina的殉道者回答控诉他们的人:「我们毫无惧怕地庆祝主的晚餐,因为那是不可错过的;那是我们的法律」;「没有主的晚餐,我们不能生存」。有一位殉道者在承认她的信仰时说:「是的,我去参加聚会,我与我的弟兄姊妹一起庆祝主的晚餐,因为我是一位基督徒」
(7) 叙利亚的诺斯底主义者巴戴桑(Bardaisan)(主后180年) 说:\在一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在那些读经的日子,我们不吃不喝。\诺斯底主义的人也尊重第一日为礼拜的日子。在主后180年,正统和异端都尊重七日的第一日,怎见得它是几百年后罗马教宗或君士坦丁皇帝所改的呢?
(8) 奥利振 (主后约225年)曾说:\这样,他(施洗约翰)生是为要给主预备一个民族。就是在旧约时代的末叶给主预备合宜的百姓。这就是安息日时代的结尾,守主日就是作完全基督徒的一个记号。\他又说:\或有人在这问题上反对说:你们(原文作我们)自己通常守指定的日子,如主日……。\(倘若当时的教会将安息日和主日混淆了,奥利振就决不能说这样的话。奥利振的住处是埃及,并不是在罗马。他到东方各处游历过,自然知道各处的情形。后来也是死在推罗。)
(9) 主后约250年一本名叫使徒宪章的书也曾论到这问题。可引几节如下:\在主复活的日子,就是在主日,须更殷勤的聚会。赞美那藉着耶稣创造宇宙,又打发耶稣到我们这里来的神。\不然,在那日不为听主复活能救人的道而聚集的人,要如何对神辩白呢?\另一处记着说:\吩咐基督徒每早晚聚会礼拜,……尤其是在安息日以及在主复活的日子,就是在主日,务须聚会感谢神。\还有一处论基督的复活说:\因那缘故,我们在主日严肃的聚会,守复活节。
\这些话都证明了起初的基督徒是守主日为敬拜神的日子,与现在的基督徒一样。那本书固然也曾吩咐基督徒在安息日聚会,但自从使徒时代就有犹太教派的人常要基督徒守摩西的律法。保罗曾竭力反对这事(加一1-10))。基督徒既是在七日的第一日聚会礼拜,那些犹太教派的人就竭力的要他们也守犹太人的安息日和节期。保罗写加拉大书四章9、10节、歌罗西书二章14至17节和罗马书十四章5、6节的话时,是以这件事为对象,使徒宪章上的话也是这样解释的。虽是如此,连那些犹太教派的基督徒也守主日。主后头三百年的历史,没有一次记载基督徒在安息日单独敬拜神或吩咐人单独守安息日,却有好几处记载他们在主日聚集礼拜,或吩咐基督徒在那一天聚集礼拜。
(10) 凯撒利亚教会的主教优西比乌(主后340年)论洪水以前的人曾说:\他们不受割礼,我们也不受;他们不守安息日,我们也不守。……这一切的事,是现在的基督徒都不遵行的。\(这就显明当时基督徒不守第七日的安息日。)当时固然有异端派守第七日,优西比乌曾指着那派的人说:\他们对于基督是怀着下贱与卑鄙的观念。……他们想人必须守律法,意思仿佛说:他们不能只因信基督有相宜的生活而得救。……他们也是一面象犹太人守安息日和等类的条例,一面也象我们守主日记念主的复活。\(注意:连那些犹太教派的基督徒也守主日。)
从这十点看来,自从使徒时代就有证据显明七日的第一日是称为主日。在那日,基督徒是为纪念主耶稣的复活而聚会、敬拜、捐助。按我们现今所能考查的,主后首三百年的作家没有将第一日的主日与第七日的安息日混淆了。换句话说,他们没有一次称第七日为主日,也没有一次称第一日为安息日,乃是常把这两个日子和这两个日子的名称分得清清楚楚。他们没有引用安息日的诫命,勉励人守主日,却屡次借着耶稣复活激发人守主日。有犹太教派的基督徒守第七日的安息日,并守第一日的主日,但在主后首三百年的历史中,没有一处记载基督徒单独守第七日,或单独在第七日聚会。
主日被尊重,是从使徒时代就有的事。以上所引历史上的作家也证明这话是不错的。再者,东正教始终没有服从罗马教皇,倘若主日是教皇从安息日改来的,东正教就必不服从了。
安息日会的人曾说:\罗马的异教徒是以七日的第一日为敬拜太阳的日子。世俗的人既有守太阳日的旧例,救主也正是在这一天复活,所以信徒就随着这个方便明说与世人同守这日,借以引世俗人皈依救主,因此就称太阳日为主日了。\古时的人固然是敬拜太阳、月亮和星宿,但他们并不是以属那些星的日子为节期或休息日。 守第七日的人常引罗马里帝君士坦丁在主后321年所下的诏书吩咐当地的居民在太阳日停工,说是君士坦丁皇帝把安息日改了。君士坦丁自主后312至323年曾下了七个诏书。渐渐把基督宗教作为国教。主后321年的诏书,却不是把七日的安息日改为第一日的主日,叫基督徒守他们素来未曾守过的日子,或叫异教徒尊重他们素来所尊重的日子,乃是认可基督徒素常所守的日子,叫异教徒到那一天也休息。那诏书不是为基督徒下的,乃是为异教徒下的。故此不提到主日,乃是用异教徒惯用的名称\太阳日\,少惹他们的反对。
奥古斯丁 (生于主后354年,死于430年)曾说:\主日是基督设立的。主日是藉着主的复活显示基督徒,也是从那时起被尊为基督教的节期。\奥古斯丁只是在君士坦丁皇帝死后十七年生的,他应该知道安息日是否君土坦丁改的。)
按上所提的,不只在罗马城,连欧洲、亚洲、非洲,凡有基督教会的地方,都有人证明,自从使徒时代,各处的基督徒都守第一日的主日。这就显明主日并不是罗马教皇或君士坦丁皇帝后来从安息日改过来的。
其实,人类的全部生命,因此也可以说人类全部的时间,都应成为对造物主的赞美及感谢。但是人与神的关系也需要有明确的祈祷时间,使人与神的关系成为一种热烈的交谈,谈及人的各方面。「主的日子」是人与神关系最佳的日子:在这一日人们向神高歌,而成为所有受造物的心声。这正是主日也是休息的日子的原因:中断那往往令人紧张的工作节奏,也就是「更新」与「超脱」这种生动的说法,表示人与宇宙都依赖神。
而主日的休息和敬拜神正好满全了神在摩西十诫中“守安息日”的精意。在基督身上,安息日的「属神」意义充分实现,正如Saint Gregory the Great所说:「对我们来说,真正的安息日是我们的救主,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即使在最早的时期,参加主日聚会尚未成为一项规定时,教会就不断地肯定这良心的责任,这是最初几世纪的基督徒,发自内心的强烈需要。直到后来,眼见某些教友的冷淡或疏忽,教会只好明确规定教友有参加主日的责任,而这多半是出于劝导的方式,但有时教会也必须求助于特定的法典中的命令。从第四世纪以来,多次的地方性会议(如公元300年的Elviar会议,不但谈到本分,也提到缺席三次就要惩罚),特别是第六世纪以来的会议(如公元五○六年举行的Agde会议),就是这种情形。这些地方会议颁布的法令,结果形成了普世性的做法,把主日敬拜当成一项义务,视为十分正常的事。
结论:
正如第一次创造是第二次新创造的预像,今世的生命是来世永生的预像,那么古时旧约就是 基督新而永久盟约的预像,摩西律法也是基督精神的预像。安息日是在基督内安息的预像。 耶稣说,「我不是为废除,而是为成全。」这是为犹太人成全他们的律法,以新约精神完善, 不删减也不添加。耶稣也从未让外邦人守额外加上犹太律法,但只需要遵从成全的新约精神。 新约精神让我做什么呢,就是爱神和爱人。既然要爱神,就要从劳苦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敬拜 他,纪念他,主日,一周的第一天,天父让基督从死里复活的一天是纪念神最好的日子。主 日涵盖了守安息日的意义,同时更有纪念复活的意义。按照精意来说,安息日不是特指 某个日子(礼拜五晚上到礼拜六晚上),而是在基督里得享安息。
其实在圣经当中也有星期日作为新约安息日的依据,只是由于翻译的缘故被忽略了,比如:
Mat 28:1 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
这一节经文所有的圣经翻译版本都出现翻译错误,即使公认最忠实于原文圣经的英王钦定本KJV也出现翻译错误。希腊文圣经马太福音28:1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