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9年春季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总结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及国家林业局支持和指导下,我省全面开展了春季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治理工程,落实各项预防和除治工作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除治工作
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疫情发生与防治情况
(一)疫情发生情况。2009年春季,全省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地级以上行政区有广州、韶关、深圳、汕头、肇庆、惠州、梅州、东莞等8个市,涉及21个县级行政区(广州市的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罗岗区和从化、增城市,韶关市的武江、曲江区、始兴、乳源县、乐昌市,深圳市的龙岗区,汕头市濠江区,肇庆市封开县,惠州市的惠城、惠阳、大亚湾区和惠东、博罗县,梅州市梅江区和梅县)以及东莞市。全省共有87个镇级疫点。发生面积共计22.81万亩,病死树3.31万株。各市春季疫情如下:广州市6.86万亩,病死树438株(含龙眼洞林场0.32万亩,病死树4株);深圳市1万亩,病死树192株;汕头市0.24万亩,病死树628株;韶关市0.66万亩,病死树366株;惠州市12.09万亩,病死树3.11万株;梅州市0.52万亩,病死树277株;东莞市0.74万亩,病死树71株(含樟木头林场0.02万亩,病死树6株);肇庆市0.69万亩,病死树46株。详见附表1。
(二)除治情况。2009年春季,综合采用人工、营林、化学等方法防治,全省除治作业面积共计77.14万亩,其中实际防治面积
1
23.61万亩,重复防治13.24万亩,预防面积40.29万亩。完成清理病死树面积54.51万亩,清除枯死树9.28万株;化学防治1.91万亩;挂放诱捕器2933套,防治面积16万亩;设置诱木852株,防治面积3.23万亩;完成疫区林分改造1.48万亩;除害处理木材0.4万立方米(未含清理病死树处理数)(详见表2)。
(三)除治成效。经过春季除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全省发生面积下降到22.81万亩,比2008年秋季减少了1.78万亩,这主要是由于广州市花都区、韶关市武江区、惠州市惠阳区等实施大面积疫点松林改造,使全省发生面积不断下降。二是危害减轻,全省病死树数量3.31万株,天河、白云、黄埔、花都、增城、从化、曲江、乳源、封开等9个县(市、区)以及东莞市的病死树率低于万分之三,其中曲江、乳源没有发生病死树。三是根除了龙岗区坪山、坑梓街道、惠城区龙丰办事处3个镇级疫点疫情,使全省镇级疫点数量由90个减少到87个。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任务。广东省政府领导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指示将国家林业局下达我省2009年度的除治任务分解到各市、县、乡镇。省林业局把松材线虫病防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发出了《关于下达2009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任务的通知》,明确了各地疫情控制目标和防治任务,对全省防治工作做了系统的部署。张育文局长、陈俊勤副局长多次与营林处、森防检疫总站研究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省森防检疫总站印发了《关于迅速开展春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春季疫情普查、除治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各市、县(市、
2
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或指挥部)发挥作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二) 加大除治力度,全面实施治理。2009年春季,各地组织力量,对病死树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同时,结合疫点林分皆伐(择伐)改造、挂放诱捕器、设置诱木、打孔注药等方法,实行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灾情。广州花都区、从化市、韶关市武江区、梅州市梅江区、梅县以及省林业局直属龙眼洞林场实行除治工程年度绩效承包制,常年对辖区内松材线虫病实行全面的治理,有效地控制了灾情。韶关市曲江区、肇庆市封开县组织专业队,除了对疫点镇的病死树进行全面的清理外,还对周边镇的枯死松树进行预防性清理,并在疫点松林及重要地段挂放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惠州市惠阳区对发病较轻的林分在全面清理病死树的基础上,挂放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对发病较重的林分实行改造,2009年春季完成改造面积0.9万亩。其它各县(市、区、林场)也都采取清理病死树等措施实施防治。
(三) 加强疫区和疫木管理,坚决查处违规使用疫木行为。我省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木采伐运输管理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4]30号)和国家林业局《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全面规范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木采伐和调运审批手续,森防检疫机构参与采伐设计,并对采伐施工进行监管,对疫木实施严格除害处理,从源头上管好了疫木。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检疫监管活动。2009年春季,全省实施疫木检疫检查专项活动共计148次,出动879人次,查获违规事件3宗,处理违规人员7人,查获疫木86立方米,有效地防止了疫木的
3
流失和疫情的扩散。
(四)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防治效果。省森防检疫总站按照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关于实行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指导分片包干责任制的通知》精神,设立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联系人制度,安排10多名工作人员分别固定挂钩联系松材线虫病发生区的市、县(市、区),负责指导、检查松材线虫病普查、除治工作,要求各地及时报告疫情发生动态和工程进展具体情况,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深入治理工程的第一线,指导具体的防治工作,督促各地切实落实防治任务,检查防治效果。地方林业局和森防检疫部门以及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确保按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工程竣工后,由省、市、县联合进行验收,确保防治质量。
(五) 加强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各地利用电视等大众传媒以及传单、墙报、检疫执法活动,大力宣传,教育群众,使基层广大林业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认识到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和开展防治的必要性。省林业局认真组织参加广东省减灾委员会主办的广东省暨广州市“防灾减灾日”活动,并在广东卫视珠江台黄金时段播放公益广告,提醒全社会关注松材线虫病,印制了10000份松材线虫病宣传手册在全省各地张贴、散发。增城市在电视台播放松材线虫病防控宣传片。
附表: 1. 广东省2009年春季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统计表
2. 广东省2009年春季线虫病除治情况统计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