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创建良构的XML文档和验证XML文档合法性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
(1)掌握XML文档的基本语法;
(2)熟悉XML文档编辑、解析、浏览工具;
(3)能够得到格式良好的XML文档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二、实验要求
(1)能熟练下载并安装XML Spy ;
(2)能在记事本、XML Spy中创建学生信息的XML文件; (3)能在XML Spy中验证XML文件格式的良构性、有效性; (4)能在浏览器中打开XML文件,体会其良构性。
三、实验原理
(1)XML命名空间是XML文档中的所有标记定义的来源说明; (2)XML元素定义不能交叉,必须完全嵌套或完全不嵌套; (3)XML元素标记最好使用与内容相关的定义。
四、实验内容 1.题目一
(1)下载XMLSpy 2007,并安装。
(2)在记事本中输入以下学生信息的XML文档stu.xml和Schema文档class.xsd。 stu.xml:
xmlns:xsi=\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
class.xsd:
1 《XML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3)在XMLSpy中输入上述学生信息的XML文档stu.xml和Schema文档class.xsd。
方法1:从记事本中将上述内容拷贝入XMLSpy中;
方法2:逐步输入,注意XMLSpy中对XML元素标记的补全功能(即在开始标记输入
完后,XMLSpy会自动将结束标记补在输入点之后。) 使用XMLSpy验证XML文档stu.xml是否良构?是否合法(有效)?
(4)在浏览器(如IE)中打开stu.xml文件,观察其显示;并反复进行元素的打开、折叠操作,理解XML元素嵌套的含义。
2.题目二
根据下列要求,编写XML文档:
(1)文档内容要求:08届(班级(学生信息(学号、姓名、电子邮件、QQ、通信地址(省份(或州)、城市、街道、邮政编码))));
(2)要求建立至少2个班级,每个班级至少2个学生的信息;
(3)XML文档中包含以下技术的使用: a、5个预定义字符实体的使用; b、CDATA字符定界符的使用; c、属性的简单使用; d、注释的使用; e、空元素的使用。
五、思考练习
(1)如果允许XML中的元素相互交叉,其缺点是什么? (2) XML的标记与关系数据库中的列名有什么区别?
六、参考文献
1. Altova XMLSpy? 2005 用户手册,Altova公司,“创建一个XML文档”节 2. 吴洁 编著,XML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3-10页,2007年5月
2
《XML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在XML文档中使用DTD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
(1)能够了解并掌握XML DTD的定义方法及其用途; (2)掌握DTD元素声明的基本语法; (3)掌握DTD属性声明的基本语法; (4)掌握DTD实体声明的基本语法;
(5)掌握DTD标记声明的基本语法;
(6)掌握XML Spy中基于DTD的XML文件输入。
二、实验要求
(1)能参照示例XML文件进行对应的XML DTD定义; (2)能利用DTD对XML文件进行验证。
三、实验原理
(1)XML DTD是对XML结构进行定义的机制; (2)XML DTD本身不符合XML语法。
四、实验内容 1.题目一
(1)对以下书籍信息“book_info.xml”进行DTD定义(设DTD文件名为“book_info.dtd”)
《XML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4)添加XML DTD属性定义(添加在book元素定义之后)
(5)XMLSpy中新创建一个基于“book_info.dtd”的XML文件,体会该方法的方便快捷。 (6)在IE中打开带有DTD定义的“book_info.xml”,观察符合DTD定义及不符合DTD定义的XML文件显示。
2.题目二
为实验一的题目二设计的XML文档,编写DTD文档;使得XML文档中包含以下技术的使用:
(1)内部一般实体的使用; (2)外部参数实体的使用;
(3)属性声明的使用(如:CDATA类型、枚举类型、ID类型、IDREF类型、ENTITIS类型)。
五、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定义DTD?
(2)DTD不符合XML语法有什么缺点?
六、参考文献
1. 吴洁 编著,XML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1-36页,2007年5月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