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4:38: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1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教育学人才。具体要求为: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化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化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化学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2.化学实验教学论 3.化学教学行为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历的研究生原则上学制要延长半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7学分。毕业后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采取以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2.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有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硕士研究生应在入学后3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

4.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中的作用。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阅读3-5部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并在第二学期期末之前提交两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5. 采取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设计和实施化学课堂教学的能力。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 程 类 别 公共 基础课 学科 基础课 专业 主干课 发 展 课 程 编 码 100020001001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 开课 学 学 学期 时 分 春季 春季 秋季 60 3 80 4 备注 100020001002-x 基础外国语 需从4门课程中选择2门 100020002012 100020002014 100020002013 123020103001 123020103002 123020103003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秋季 春季 秋季 秋季 春季 春季 秋季 春季 春季 春季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必修课 本专业硕士生必修三门 本专业硕士生必修四门 化学实验教学论专题研究 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中学化学实验设计研究 中学化学教学实践调查研究 专业123020104001 方向123020104002 课 123020104003 123020004003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方 公选生源为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向 课、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课 跨专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业课

2.教学方式

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探究式及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及教育实践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考核方式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课程为闭卷考试,其他课程可采用读书报告、综述报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和课程论文等形式,详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学术综述、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原则上不要求硕士研究生答辩前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

2.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8个月。

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 3.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每月一次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

4.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进行考查。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3学分。

七、实践活动

硕士研究生都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低年级本科生批改作业等。由主讲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考查。

附:经典文献目录

1.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小明,教学论――心理学取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施良方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7.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620s9td729ersa9r15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