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I
40 40
1 4
t1 t2
①比较实验I和Ⅱ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②若将锌片换成含杂质的粗锌片,其他条件使其与上述一致,所测得的反应速率均大于上述实验对应的数据.粗锌片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BCD (填序号). A.二氧化硅 B.银 C.铜 D.石墨 (2)用上述装置验证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 ①圆底烧瓶中的试剂可选用 BD (填序号)
A.稀HCl B.NaCl溶液 C.乙醇 D.NaOH溶液
②能证明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的现象是 量气管右端液面下降,左端液面上升 .
【考点】RJ: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BK: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1)①t1>t2,说明实验Ⅱ反应速率较大,结合浓度的影响判断; ②所含杂质能与锌形成原电池反应;
(2)①生铁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发生吸氧腐蚀应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进行; ②发生吸氧腐蚀时,消耗氧气,烧瓶内压强减小.
【解答】解:(1)①t1>t2,说明实验Ⅱ反应速率较大,二者浓度不同,说明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②由反应速率大于上述实验对应的数据可知所含杂质必能与锌形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增大,锌作负极,比锌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则杂质可以是银、铜、石墨, 故答案为:BCD;
(2)①钢铁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易发生吸氧腐蚀,乙醇是非电解质不导电, 故答案为:BD;
②吸氧腐蚀消耗氧气,烧瓶内压强减小,故量气管右端液面下降,左端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量气管右端液面下降,左端液面上升.
三、选作题(请在下列两个考试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请先把要选择答题的模块涂黑:□有机化学基础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选作(一)有机化学基础部分
18.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可由香茅醛为原料合成.下列有关香茅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式是C10H18O
B.至少有六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D.能与H2或Br2发生加成反应 【考点】HD: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 B.该分子中连接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能共面; C.醛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
D.碳碳双键、醛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解: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0H18O,故A正确;
B.该分子中连接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能共面,该分子中最多有4个C原子共面,故B错误; C.醛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该物质中含有醛基,所以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故C正确;
D.碳碳双键、醛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醛基能被溴氧化,故D正确; 故选B.
19.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7H14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且乙和丙分子中含有数目相同的甲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考点】H6: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分析】有机物甲的分子式应为C7H14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则有机物甲为酯.由于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说明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因此酸比醇少一个C原子,说明水解后得到的羧酸含有3个C原子,而得到的醇含有4个C原子,判断4碳醇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3碳羧酸属于羧酸的异构体数目.据此判断有机物甲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解答】解:有机物甲的分子式应为C7H14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则有机物甲为酯.由于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说明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因此酸比醇少一个C原子,说明水解后得到的羧酸含有3个C原子,而得到的醇含有4个C原子. 含有3个C原子的羧酸有1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OOH,
含有4个C原子的醇的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OH,CH3CH2CH(OH)CH3,CH3CH(CH3)CH2OH,CH3C(OH)(CH3)CH3,
所以有机物甲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1×4=4. 故选C.
20.双酚A(也称BPA)常用作塑料制品添加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双酚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双酚A分子的核磁共振谱有4组峰 B.双酚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1mol双酚A最多可与2molBr2反应 D.双酚A与足量H2反应的产物属于芳香醇 【考点】HD: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有机物中有几种氢原子,则其核磁共振氢谱有几组吸收峰;
B.该分子具有甲烷和苯的结构特点,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烷呈正四面体结构; C.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H原子能被溴取代; D.双酚A和足量氢气加成后不存在苯环.
【解答】解:A.该分子中有4种氢原子,则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故A正确;
B.该分子具有甲烷和苯的结构特点,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烷呈正四面体结构,所有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H原子能被溴取代,所以1mol双酚A最多可与4molBr2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
D.双酚A和足量氢气加成后不存在苯环,所以其加成后的产物不属于芳香醇,但属于醇,故D错误; 故选A.
21.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18O4
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2molNaOH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考点】HD: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18O4,故A正确; B.酚羟基和1mol氢氧化钠反应,酯基和1mol氢氧化钠反应,故B正确; C.双键和苯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C正确;
D.物质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不含羧基,不能与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D.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8分)
22.工业上按下列路线合成结构简式为的物质,该物质是一种香料.
请根据上述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2)反应①、③、⑤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加成 、 消去 、 取代或水解 ;
(3)写出下列反应④、⑥的化学方程式为(要求: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④ ;⑥ 2+O2
2+2H2O .
(4)工业生产中,中间产物A须经反应③④⑤得D,而不采取直接转化D的方法,其原因是
的水解产物 中的﹣OH不在链端,不能氧化成﹣CHO .
(5)这种香料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某些物质有下列特征: ①该物质的水溶液遇FeCl3溶液呈紫色; ②分子中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写出符号上述条件的物质可能的结构简式(只写两种):
.
【考点】HC:有机物的合成;HB:有机物的推断. 【分析】反应①是苯与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在光照条件下
可与氯气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