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复核确认。执行完毕后,填写设备异动报告单,经运行专职工程师、部门负责人核对、审核后,分发相关部门,各有关专业及时做好相关图纸、资料的修改和记录。
8.1.4 保护异动/设定值修改工作须在机组停役状态下安排执行,如必须在机组运行状态下执行该项工作,则执行前须得到部门领导的同意。
8.1.5保护异动、设定值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态软件修改完成后,专业人员要做好组态软件备份,并把修改内容详细记入软件修改记录本上。 8.2 控制策略异动
控制策略异动(修改)按保护异动/设定值修改选程序执行(8.1条)。 8.3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及恢复审批执行程序 8.3.1 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审批程序
8.3.1.1 运行机组,由于运行方式改变、运行工况变化、设备消缺、定期维护等需要对主要保护逻辑信号临时强制时,由相关专业人员(运行、检修)提出保护信号强制要求,填写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审批执行单,由仪控专职审核,经技术主管和部正副主任审定,再经主管(副)总工程师审批,由相关人员组织实施。
8.3.1.2 运行机组,由于运行方式改变、运行工况变化、设备消缺、定期维护等需要对一般保护逻辑信号临时强制时,由相关专业人员(运行、检修)提出保护信号强制要求,填写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审批执行单,由仪控专职审核,技术主管和部正副主任审批,由相关人员组织实施。
8.3.1.3 运行机组,在夜间及节假日等非正常工作日情况下,由于设备故障等原因需紧急执行主要保护投撤及信号强制时,可在得到部门相关领导及主管(副)总工程师的口头允许后,由仪控值班人员组织实施,但事后三个工作日内仍应补办保护投撤审批单。
8.3.1.4运行机组,在夜间及节假日等非正常工作日情况下,由于设备故障等原因需紧急执行一般保护投撤及信号强制时,可经燃机发电工程技术主管或部正副主任口头允许后执行,由仪控值班人员组织实施,但事后三个工作日内仍应补办保护投撤审批单。
8.3.1.5 检修(或调停)机组,由于设备试验、调试、检查等工作需要保护逻辑信号临时强制时,由各相关专业人员根据要求提出临时强制保护信号,并在强制原因栏内注明试验项目名称及工作联系单或工作票编号等,填写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审批执行单,由仪控专职审核,经技术主管和部正副主任审批,由仪控人员组织实施。如有专门调试(试验)方案,也可不填写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审批执行单,而直接按照方案内容组织实施。
8.3.1.6 由于消缺工作需要保护投撤/信号强制时,消缺人员根据缺陷单或工作票安全措施要求,填写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审批执行单,并在强制原因栏内注明缺陷单或工作票编号等,由仪控专职审核,经技术主管和部正副主任审批,由仪控人员组织实施。
8.3.1.7 对于主要保护逻辑信号因设备原因需要长时期强制信号,由相关专业人员(运行、检修)提出后,填写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审批执行单,由仪控专职审核,经部正副主任和技术主管审定,再经主管(副)总工程师审批后,由仪控人员组织实施。
8.3.1.8 运行中自动调节系统因故无法投运需撤出运行时,当班由当值值班长批准;超过当班且在24小时内由运行主任批准;超过24小时由主管副总工程师批准。当某一套主保护因故无法投运需撤出运行,原则上应经主管副总工程师或部正副主任批准,但在规程中已作出明确投撤规定的可按规程执行。对撤出某一套保护不会使主机失去在这一方面的保护,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当班可由当值值班长批准,超出当班由主管副总工程师或部正副主任批准(事故处理时按规程规定执行)。 8.3.2保护投撤/信号强制执行与恢复程序
8.3.2.1已经过相关领导审批并放权给运行人员执行的保护投撤/信号强制的操作工作由运行值班人员组织实施,除此之外机组设备的保护投撤/信号强制的实施工作由仪控人员组织实施。
8.3.2.2 保护投撤/信号强制的审批单在批准(包括紧急情况时的口头批准)后,实施人员在实施前仍应
办理好相应的工作票(零星工作登记本)或事故应急抢修单才可执行工作。
8.3.2.3 在正常工作日,组织实施时由二名仪控人员执行该项工作,一人执行操作,另一人进行复核确认。在夜间及节假日等非正常工作日情况下组织实施时,由一名仪控值班人员及当班运行人员执行该项工作,仪控人员执行操作,运行人员进行复核确认。二人均应在保护投撤/信号强制执行单上签名。 8.3.2.4 上述机组的保护投撤/信号强制执行后,在设备恢复正常后,应立即恢复强制信号,并做好记录。
8.3.2.5 机组计划检修后调试过程中的临时逻辑强制应按调试(试验)方案执行,工作结束后立即恢复,并做好记录。
8.3.2.6 机组检修(消缺)过程中采取的临时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在工作结束后立即恢复,并做好记录。 8.3.3 保护投撤及信号强制必须在保护投撤、信号强制记录本(见附录D)和值班日记上做好记录。 8.3.4 信号强制实施流程图见附录E 9 各申请单、执行单的管理规定
9.1 保护异动/定值修改/控制策略异动应填写设备异动呈准单、执行后应填写设备异动报告单,管理规定按《燃机发电工程部设备异动管理制度》执行。
9.2 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审批执行单应统一编号,报告单示例见附录C。 保护投撤、信号强制审批执行单在执行后再复印二份,一份(原稿)存档,一份留燃机集控室,另一份由热控专业存放。 9.3 仪控专职应经常检查强制恢复和保护投入情况,制定和落实保护投撤后设备的整改措施。 9.4 保护投入率归热工监督管理考核内容。
10 软件管理 10.1 软件管理内容
10.1.1 软件管理内容包括软件的安全管理、日常维护、备份制作、软件组态修改、软件升级改造、软件台帐管理、存档管理。
10.1.2 软件管理范围包括燃机发电工程部所管辖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智能终端设备的编程软件。 10.2 软件的安全管理
10.2.1 用户名(帐户)、PASSWORD(口令)作为软件的特殊部分,应分级定义,分级使用,严禁泄密。用户名(帐户)、PASSWORD(口令)由技术主管负责管理,其他任何人不得任意修改。PASSWORD(口令)应每一年修改一次。机组大小修或技术改造时视PASSWORD(口令)的使用频率调整修改周期。 10.2.2 控制系统软件用户级别定义如下:技术主管为管理员级,热控专职工程师和仪控班正副班长为工程师级,运行人员为操作员级。
10.2.3 严格使用控制计算机上的USB接口,光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前应进行病毒检测;备份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须专盘专用和专人保管,不得挪作他用;严禁不明移动存储介质在控制系统计算机中使用。
10.2.4 第三方人员的电脑及软件未经公司信息中心检测确认,不得接入控制系统网。 10.3 软件的日常维护和备份制作
10.3.1 热控专职工程师负责软件的日常维护和备份管理。
10.3.2 在机组正常运行工况下,控制软件以机组大小修为周期进行备份。
10.3.3 机组消缺需修改软件时,修改前对所属软件系统制作备份,修改完成后即作备份;经运行证明正确后,再作备份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二周。
10.3.4 在技术改造中,需进行软件开发时,专责工程师需在未改动软件之前备份,修改后即作备份;直至完全成功,经技术主管同意后,再作全面备份并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三个月。
10.3.5 在机组消缺或技术改造中对软件进行临时备份可用软盘或保存在控制系统自身的硬盘上,但备份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若超过3个月或对控制系统进行非临时性备份时,必须保存在其他专用存储介质上,并刻录到光盘。即用专用存储介质和光盘同时备份。
10.3.6 定期备份历史数据后将其删除,以留出足够空间;历史数据备份至专用的存储介质上进行长期保管。
10.4 软件与数据备份的保存
计算机所用外部存储介质属高精设备,须存放于防磁、防尘、防灰、防静电的专用盒子,并存放于专用的柜子里,由专责工程师保存。 10.5 软件修改程序
10.5.1 在日常机组消缺或在技术改造中需修改软件,由申请人填写设备异动申请单,经审批后提交专责工程师。由专责工程师组织实施软件修改,并填写设备异动报告单。
10.5.2 专责工程师收到软件修改申请单后,进行软件功能审核。若软件功能不能实现技改要求,专责工程师需及时将信息通知有关人员。否则应及时修改软件,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申请者。 10.5.3 软件修改的操作步骤和内容需详细、清楚地写在操作记录本上。 10.5.4 专责工程师应妥善保管好软件修改申请单和操作记录本。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燃机发电工程部热控保护分类单
1 #7、#8机热控主要保护包括: 1.1 液压油压力低低 1.2 电子超速保护 1.3 润滑油压力低低 1.4 润滑油母管温度高
1.5 进口可转导叶控制故障 1.6 轴承振动大
1.7 燃机发变组主保护输出 1.8 燃机排气离散度大 1.9 燃机排气温度超温 1.10 燃机排气压力高 1.11 CO2火灾保护 1.12 燃机失火焰保护 1.13压气机压比大 1.14防喘放气阀故障
1.15点火前危险气体检测高高 1.16启动燃料泄漏检测故障 1.17停机燃料泄漏检测故障 1.18燃料吹扫故障 1.19燃料截止阀故障 1.20点火失败
1.21速比阀后压力大 1.22控制阀线圈故障
1.23燃机和发电机轴瓦振动大 1.24启动过程燃料流量大 1.25暖机过程速比阀后压力大 1.26暖机过程速比阀后压力低 1.27速比阀故障 1.28控制阀故障
1.29保护用转速信号失去 1.30控制用转速信号失去 1.31控制转速信号故障 1.32保护转速信号故障 1.33控制系统故障 1.34保护模块故障
2 #7、#8炉热控主要保护包括: 2.1 主汽温度高二值 2.2 除氧器水位低三值 2.3 汽包水位低三值
2.4 烟囱档板未在全开位置 2.5 锅炉挡板快关保护 2.6 高压循泵流量低保护 2.7低压循泵流量低保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