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6:55: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延边大学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

学院: 师范学院 专业: 教育技术学专业 房立: 2134042545 蒋一凡: 2134043623 胡松: 2134042608 刘攀: 2134041414

延边大学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

摘要:

近年来,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性能越来越好,功能也越来越齐全。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基本人人都有手机的情况,对于手机的快捷、方便。大学生爱不释手,许多大学生甚至成为“低头族”的一员,面对当前大学生对手机普遍存在的依赖现象,会对大学生的上课表现带来哪些影响。本次调查随机从延边大学某专业的学生中抽取,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的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为延边大学的手机依赖现象提供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解决办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收回95份,有效问卷为93份,有效率达93%。其中有43份为女生作答,50份为男生作答。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延边大学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严重的同学已经达到“低头族”的程度。

1.什么是手机依赖

学术界仍没有确切的“手机依赖”定义,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使用者把手机看作是人际交往互动的主要途径,而且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感与依赖感的心理。目前手机依赖已演变为一种关于使用手机的异常、歪曲的心理行为,同时它也表现出对应的症状,因此我们也称其为“手机焦虑症”或“手机综合症”,其都会显现出严重依赖手机的心理行为,并且有些性格较为自卑、孤僻、没有自信的人,一般都会由手机这一媒体来降低孤独感与获得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果这种联系突然消失,那么很容易就出现心理不适。

“手机依赖症”是依赖症的一种表现,是个体形成的一种对手机的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具体表现为: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 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当手机连不上网络或收不到讯号时,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等。

2.手机依赖的现状

2.1延边大学手机依赖现状

关于延边大学的手机依赖状况,本次调查通过上网时间,以及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时的表现来进行判断。 平均每天使用1小时以内 1~2小时 2~3小时 3~4小时 手机时间 人数 8 29 46 20 百分比 8.6% 31.2% 49.5% 21.5% 根据上述图表显示,有超过71%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了两小时,更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使用手机的时间长达3小时以上。这部分同学都是手机依赖的潜在患者。

另外对于手机无法使用的情况,在被调查者中有超过25%的同学表示会出现焦躁的情绪,甚至一部分同学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出现幻听的症状。这些都表示,目前延边大学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较为严峻。

2.2手机依赖整体现状

目前手机依赖现象整体现状较为严峻,解决手机依赖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对手机上信息的管理以及对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引导不合理等问题,使得部分大学生深受其害。

3.手机依赖是怎样产生的

3.1学生自身原因

某些大学生自制力差, 沉迷于手机构建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从而形成一种精神上的依赖。这是“手机依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应该看到形成“手机依赖”的外部原因。包括各种手机广告和通信运营商促销活动的轮番轰炸,家长和学校对预防“手机依赖”的紧迫性认识不够等。

在手机给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对手机存在很强的依赖感,手机电量不足或不在自己身边时就有莫名的心神不宁之感.与人沟通时过度依赖手机、经常不自觉地看手机等现象困扰着很多人。大学生更是如此,旺盛的精力、单调的生活、乏味的课堂、充裕的时间,加之手机带来的方便、快捷,使他们对手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 3.2家长以及教师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是其课堂注意力分散的表现。课堂注意力是学生的活动指向和集中于课堂的能力。引起课堂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堂讲授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落伍陈旧、师生互动交流少、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等。

网络对于涉世未深而又思维活跃、追求新鲜事物且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巨大的诱惑力。现在手机功能的强大,可以实现电脑上网的所有功能,且小巧玲珑便于大学生随身携带能够随时随地上网听音乐、打游戏、浏览网站等。 如果大学生一味地沉迷于手机上网冲浪,就会陷入 “丰富多彩” 的网络陷阱, 成为网络的牺牲品。

4.“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 4.1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休息

国内外很少有专家研究这一领域,大多是在简单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归纳给出大众认可的结论,鲜有认真检验这些结论的。

宫佳奇和任玮对兰州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的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会带着手机上课,而且超过九成的学生不会在上课时关机,相反,关机和不带手机的人数很少,仅仅占 5%。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在上课时离不开手机的原因。

余代洪和江浩通过对《四川建院大学生手机调查研究》的调查问卷的结果的分析,将学生上课利用手机的原因归纳为:因为老师讲课空洞乏味而打发时间的

有 35%,因为接电话、发信息等原因的占 34%,沉迷游戏而无暇听课的只有 2%,QQ 也是学生使用手机而影响听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占 10%,其余的则是在上课时用手机浏览电子书。大学的老师是怎么看待这些上课忙着使用手机的学生的呢?

《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说,在大学课堂上,大学生低头摆弄手机、查看短信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在课堂上接打手机是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不到 500 份的问卷调查中,有 300 份问卷反映老师对此的态度是“宽容”或“无视”。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大学老师抛弃了他们监督学生的责任。

4.2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应该看到,大学生在上课时使用手机,对他们的影响多是不利的,会严重的影响他们学习的效率。比如,有些文章表示,大学生在上课时使用手机会妨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等,而且他们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手机对中国学生的影响研究》中提到,很多的大学生开始质疑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导致了学校价值和上课的吸引力的降低。他们迫切希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推崇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他们不再惧怕老师的威严,厌烦了枯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的成果减弱。而且,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被突然收到的信息所影响,使得学习从过去连续的活动变成现在“学习—看信息—回信息—学习”这样断断续续的活动。这样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质量可想而知,也会大打折扣。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手机依赖”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将“手机依赖”的定义分成了三种类型,并可以肯定“手机依赖”现象广泛存在。通过一些调查分析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所在的年龄段发生“手机依赖”现象显著。在“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国内学者研究多以依赖的诱因、生活方式影响为主,国外学者倾向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目前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很多研究只处于理论或者是定性分析阶段。因此本文选取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5.控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办法

5.1提高任课老师素养

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提升和教学体制的改革是减少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先决条件教师掌握知识的厚度和宽度,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风格,授课技巧能及教学法则等都是能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有听课的欲望,避免自控力差的学生寻求手机网络等途径来打发时间的重要因素。加强学生管理、丰富学习生活、找回生活重心是减少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必要环节课前,学生应做好预习,避免出现课上用手机查资料等现象;课上,教师应加大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课余时间可开展系列讲座等文娱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逐渐消除孤独感、失落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生活上。 5.2出台相关规定

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行为,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学生课堂普

搜索更多关于: 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的文档
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687896kua0wacx0ffq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