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天津赛区)试题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4:42: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考号 ----------- 学校------------- 姓名--------------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天津赛区)试题

考生须知:

1.请将全部答案写在试题上。 2.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线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I 127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下表中。

题号 答案 封 1 2 3 4 5

1.下列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A.赤潮 B.酸雨 C.臭氧空洞 D.火山爆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 C.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D.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纯金属好

3.蒸馒头时,面碱(主要含Na2CO3)放多了会发黄。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人适量

A.食醋 B.食盐 C.黄酒 D.白糖

4.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物质属于混合物 B.此物质的化学式为HO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5.在以下的“四连环”图中,每环代表一种物质,相连环间所代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的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Cu HCl CuO Mg B C O2 CO CO2 C O2 CO Fe2O3 C D Na2CO3 HCl BaCl2 H2SO4

二、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下表中。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一对一错不给分。 题号 答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将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右图中能表示该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趋势的(横坐标为所加水的量,纵坐标为溶液的pH)是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

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

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1/2试管水,振荡后倒掉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2mL—3mL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1/2

8.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常温下,将140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g泥沙和1000g溶液。取出500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g,钙元素2g,氯元素42.6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83.6% B. 86.3% C. 88.1% D. 91.6% 9.为鉴别日常生活里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 B C D 需鉴别的物质 硫酸铵和磷矿粉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食盐水和蒸馏水 方法1 看颜色 闻气味 看颜色 滴加硝酸银溶液 方法2 加水溶解 通过石灰水 在空气中灼烧 蒸发结晶 10. 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物理变化 (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

(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11.为比较4种金属X、Y、Z、W的金属活动性,小刚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参加反应的物质 X - √ Y √ √ Z - W √ W(NO3)2溶液 ZNO3溶液 稀盐酸 - √ - √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 Y?W?X?Z B. Y?W?Z?X C. Y?X?W?Z D. X?Y?W?Z

12.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结合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⑤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A.只有①②③ 8.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3.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气体性质 气体的沸点/℃ 被吸附体积/mL H2 -252 4.5 CO2 -78 97 O2 -183 35 N2 -196 11 Cl2 -34 494 A.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气体易被吸附 B.沸点越高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14.“绿色化学” 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的SO2: 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氮的氧化物污染:NO2+NO+2NaOH==2NaNO2+ H2O

C.制取硫酸铜: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D.制取硝酸铜:3Cu+8HNO3(稀) ==3Cu(NO3)2 +2NO↑+4H2O

15.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三、填空题(本题共17分)

16.(3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促进作物生长,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施加的化肥种类是________ (2)吃柑橘等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 (3)为改良酸性土壤,可施用适量的碱是________(填俗称)。 17.(4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试回答: ⑴ 为防止钢坯在高温烘烤和轧制过程中表面被氧化,造成铁损耗,可在钢坯表面涂上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⑵ 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从化学角度看,实行这一制度的好处是: ① ;② 。

18.(4分)现有10种物质:铁、铜、木炭、Cu0、CaC03、H2S04、Ba(OH)2、NaOH、NaCl和AgCl。(1)有人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如下分类,请在表中相应的位置指出分类的标准。

分 类 类别一:铁、铜、木炭 类别二:Cu0、CaC03、H2 S04、Ba(OH)2、NaOH、NaCl、AgCl 类别一:铁、铜、木炭、Cu0、CaC03、AgCl 类别二:H2S04、Ba(OH)2、NaOH、NaCl 分类标准 从单质和化合物分 类 (2)请你从上述10种物质中任选反应物,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实验室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

3

(1)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 g,水 mL(水的密度是1g/cm)。 (2)称量: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 盘(填:“左”或“右”),在下表所列的砝码中,选出所需砝码(打“∨”表示选用): 砝码/g 打“∨”表示选用 100 50 20 20 10 5 并在下列标尺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 (填字母)

(3)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 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四、简答题(本题共21分)

20.(4分)人类在利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的过程中,总是用一系列的科学观念作为指导,以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天津赛区)试题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68oh1i19q6tck19hpxv8jj329nz7x003n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