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建液化石油气钢瓶生产、检测及液化气充装项目环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0:00: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3、《核应急管理导则—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应用应急准备与响应》国防委、卫生部;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1); 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3、《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 技4、《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 术 5、《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 标6、《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准 7、《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 1、委托书(见附件1); 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其 他 11

表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范围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X射线辐射为能量流污染及其能量流的传播与距离相关的特性,确定以X射线探伤室周围50m的范围作为本项目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 二、保护目标 探伤室拟建地址位于厂房内的钢瓶检测车间,探伤室南侧为操作室,探伤室北侧为抛丸机加工线,探伤室东侧为绞阀机加工线,探伤室西侧为过道,本次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为:以探伤室为中心周围50m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目标都位于厂内,详情见表7-1。 表7-1 探伤室环境主要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 辐射工作人员 辐 射 环 境 公众 人员 绞阀机加工线 探伤室东侧 过道 五金库区 探伤室西侧 探伤室南侧 约10 不定 15 10 10 20 抛丸机加工线 探伤室北侧 约3 2 位置 人数(个) 距离探伤室最近距离(m) 5 控制室 探伤室南侧 约4 12

三、评价标准 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 1)辐射工作人员:应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控制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根据本项目情况与业主单位要求,本环评取其1/10即2mSv/a作为剂量管理目标值。 2)公众照射: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年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控制值1mSv。 根据本项目情况与业主单位要求,本环评取其1/10即0.1mSv/a作为剂量管理目标值。 2、《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 该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工业X射线CT探伤与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 1)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的性能要求 第3.1.1.5条 X射线装置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m处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表1-6的要求 表1-6 X射线管头组装体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 管电压 kV <150 150~200 13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mGy/h <1 <2.5

>200 <5 2)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 第4.1.1条 探伤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的辐射安全,操作室应与探伤室分开并尽量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 第4.1.2条 应对探伤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一般将探伤室墙壁围成的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与墙壁外部相邻区域划为监督区。 第4.1.3 条 X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 a) 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100μSv/周,对公众不大于5μSv/周; b)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2.5μSv/h。 第4.1.4条 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应满足: a) 探伤室上方已建、拟建建筑物或探伤室旁邻近建筑物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要求同4.1.3; b)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探伤室顶外表面30cm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100μSv/h。 第4.1.5条 探伤室应设置门机联锁装置,并保证在门(包括人员门和货物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门打开时应立即停止X射线照射,关上门不能自动开始X射线照射。门-机联锁装置的设置应方便探伤室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离开探伤室。 第4.1.11条 探伤室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排风管道外口避免朝向人员活动密集区。每小时有效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3次。 3、《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 14

新建液化石油气钢瓶生产、检测及液化气充装项目环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6a9z8hiwb3uh255c6he20sz532alg00cbu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