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基础达标】
1.“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1.【答案】A
【解析】根据“启蒙思想、理性思想”“感情力量”,可以推断出,此种文学风格与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相关,故选A项。
2.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雪莱的诗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诗人海涅的诗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2.【答案】D
3.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下列文学流派符合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古典主义文学 学
3.【答案】D
【解析】古典主义文学推崇古代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和谐、匀称、明晰、严谨的美学特征;启蒙文学有鲜明的政论性和民主性;浪漫主义文学深入发掘人类感情。根据“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分析,属于现实主义的流派。
4.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老人与海》 D.《百年孤独》
4.【答案】B
B.启蒙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 D.现实主义文
2020
5.雨果和列夫?托尔斯泰分别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们创作的两部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和《安娜?卡列尼娜》,其相同之处是: A.揭露社会问题 义
5.【答案】A
【解析】这两种文学流派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在文学上的反映,只不过是文学表现的手法不同而已,故选A项。
【能力提升】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9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双城记》,该作品以1789年法国革命为背景,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在《双城记》的开头,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在小说发表之前的1854年底,狄更斯曾坦言:“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绘,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狄更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在狄更斯看来,法国大革命能够为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提供哪些历史借鉴?(8分)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段话。(10分)
6.【答案】
(1)特点:直面现实与批判性;社会改良与人文关怀。借鉴:发展社会经济;推进民主化进程;保障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2)理解:“这个时代”是指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发展;
B.塑造英雄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崇尚理性主
2020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爆发;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激化;生态环境日益破坏。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进步的。 【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