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3.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西沙群岛)。我们一起去西沙群岛,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主要描述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三、识字写字
1.出示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多音字,让学生读一读。 2.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4.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5.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富:上下要写紧凑,“宀”要宽,中间一”“口”要窄,“田”稍宽扁。 挺:整体要写紧凑;中间是“廴”不是“辶”;“壬”要小。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那些风景和物产? 点拨: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从海水的颜色瑰丽无比、海底的珊瑚形状各异、水里的鱼好看极了,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海参到处都是、鱼多得数不清、遍地都是鸟蛋等,可以看出
2
西沙群岛物产丰富。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西沙群岛真美!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描述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二、品读释疑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串珠问题1)
(1)明确:作者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
(2)阅读方法解密:边读边想象画面
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核心问题)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把它圈出来。(串珠问题2) 明确:课文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明确:这一句描写了海水的各种颜色。“五光十色”指颜色多,“瑰丽”
3
是颜色特别艳丽、好看。用“五光十色”和“瑰丽无比”说明海水的颜色很多,很漂亮。
(2)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颜色,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①同桌讨论;
②教师明确:因为海水的色彩和海底的地形有关。海底是山崖,海水浅,颜色就淡一些;海底是峡谷,海水深,颜色就深一些。所以从海面看,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3)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①明确:“各种各样”说明珊瑚的种类很多。绽开的花朵和分枝的鹿角是说海参的形状像花朵、像鹿角,这是一个比喻句。形象的写出了珊瑚的特点是:颜色鲜艳,样子奇特。
②仿写
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示例:操场上,同学们有的打球、有的跳绳、有的跳皮筋……真热闹! (4)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解析:“到处”一词写出了海参多,“懒洋洋”描绘出海参蠕动的样子,用词很准确,写出了海参的悠闲、自在。
“懒洋洋地蠕动”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4
明确:“懒洋洋地蠕动”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海参的动作与姿态。
(5)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明确:写大龙虾运用了拟人写法,“披甲”和“威武”把大龙虾的样子逼真的描绘出来。
(6)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里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明确:“成群结队”说明鱼特别多。“好看极了”说明鱼的形状美。 (7)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文条;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多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
明确: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写了西沙群岛的海里各种鱼的外形特征。
(8)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解析:这是一个夸张句,它和 “成群结队”一样都是说明 “鱼数不清”。
此处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夸张句,更加想想的说明西沙群岛里的鱼确实很多。
(9)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