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出示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2)回忆这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
师:这句话,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提示课文内容) (3)课件回顾。 课件出示
温习《海底世界》一课,我们知道“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是一个_______问句。这种问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领会问句的妙处。
师:以疑问句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什么好处?(更容易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提示下文内容)
3.课件出示例句。 课件出示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1)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接下来会读到石头的什么特点?(奇妙) (2)找近义词,说说“奇妙”的意思。 4.看图说话,语言模仿。 (1)出示石头图片,进行观察。
(2)师:说说石头的“奇妙”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3)指名回答,学生依据“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继续说一段话。
(4)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5.以问句开头,学写问句。
5
(1)师:尽可能在问句中指出事物的特点,如:“你可知道,节日的大街有多热闹吗?”
(2)同桌合作,任选一个事物,进行说话练习。 注意:对方是否围绕问句中出现的事物特点来介绍?
【设计意图】在课文回顾中,体会问句开头的作用,了解这种写法的好处。仿说段落时,抓住学生容易忽视的句子信息,将问句中提出的事物特点作为说话的要点,指明仿说的方向。
板块三 整理回顾,培养习惯
1.信息提取,综合整理。
(1)师:在“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好词、好句的妙用。赶紧将这一课收获的好词好句好段记录下来,和同桌比比看,看谁记得又多又好。
(2)生拿出积累本,将发现的好词好句、仿说的段落写下来。
2.教师总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日常的阅读和课文学习中,将见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及时积累下来,在写作文时,有意识地迁移运用。
【设计意图】信息提取,梳理总结,让学生注意积累,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寻物启事的写法,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2.能正确书写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止、露”等8个字写规范、写匀称。 3.熟读并记诵4个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导入,学写寻物启事
1.创设情境,吸引兴趣。
6
(1)昨天放学时,办公室的刘老师在学校食堂丢失了一把粉色、有花瓣图案的太阳伞,现在很着急。请你帮她寻找一下吧!
(2)小组交流,讨论最佳方法。 (3)小组展示。 预设:可能出现的方案。 ①去各个班级询问。
②请班主任老师将太阳伞图片及信息发布在各班班级群里。 ③写一张寻物启事,张贴在校门口。 2.介绍寻物启事。
师:现在各种信息发布平台都很方便,但要尽快找到自己丢失的物品,并让捡到你物品的人联系到你,需要用到“寻物启事”。这儿就有几则小朋友写的寻物启事。
(1)课件出示寻物启事。 课件出示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丢了一件外套。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1)班李晓宇
5月20日
师: 看到这里,你觉得李晓宇能找回自己的外套吗?
预设1:我想帮他,但是如果捡到很多外套,我也不知道他丢的外套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2:他也没说自己在哪里丢的。
师:看样子,写清楚丢失物品的外观特征和丢失的具体地点很重要。(板书:丢失物品、丢失时间、丢失地点)
(2)师:还有一位同学也写了一则寻物启事。
7
课件出示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把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操场上。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
谢!
师:这位同学能找回自己的外套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发文者) (3)师:吸取了前面几位同学的经验,李晓宇终于改好了。 课件出示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把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操场上。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1)班李晓宇
5月20日
师:看完李晓宇最终修改好的寻物启事后,你觉得他写得好在哪里? (4)(结合李晓宇的事例)小组同学交流写寻物启事时应注意的事项。 (5)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课件出示
? 写明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 ? 注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具体地点。
? 交代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络方式等。 ? 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故除文中写些表示谢意的话外,如果物品重要或非常贵重的话,还可以写给予拾到者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 3.练习书写。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