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四单元《黄河故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7 5:54: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单元《黄河的故事》

时间:2010-11-23 班级:八年级(6)班 开课教师: 卓彦君

教学目标:

1. 通过歌曲欣赏,让学生体验歌曲每一段所表现的情感,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一个较为鲜明和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并为音乐剧的编导提供素材。 2. 了解音乐剧的概念.

3. 根据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与小组同学一起,对三幕音乐剧中的一幕进行编导设计并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

对歌曲创作的背景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的认识与了解 教学难点:

音乐剧的编导设计 教学方法:

欣赏法、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2.

二. 导入新课

1.欣赏音乐剧《金沙》片段 (播放音乐剧《金沙》视频片段)

(剧情简介:四川成都,距今3000年前的古蜀金沙王都。太阳神鸟的化身“金”,鱼的化身“小鱼”,乌木精灵“丑”,

丑的主人“沙”,幸福地生活在这个金沙的国度里。在一场三星部落与金沙王族的战争中,圣物“太阳神鸟金箔”被三星部落击碎,“金”、“沙”、“小鱼”、“丑”天各一方,他们只有来生再见??公元2001年的一天,转世为考古学家却已经失忆的“沙”来到古蜀金沙王都遗址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发现了“太阳神鸟金箔”残留的印迹,一种莫名的激情在他的心中产生,既熟悉又陌生,他努力回忆着??在他脚下神秘遗址里尘封了三千年的幽灵,终于等来了重见天日的日子,为首的乌木精灵“丑”为了帮助昔日的主人恢复记忆,找回自己,只有让金箔重圆,记忆才能复苏。于是,丑决定让往事重现!历经3000年时空穿越的一对恋人为我们留下了凄美的绝唱。见证了古蜀民族伟大的历史和伟大的文明----中国金沙遗址!)

师生问好 课前五分钟活动

2.提问:

请同学来说说刚才我们欣赏的音乐剧片段里都有哪些艺术表现手段?

(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音乐剧:

刚才这个片段里有音乐,有舞蹈,有剧情,人物,对白,以及灯光布景道具等等。那么什么是音乐剧呢?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表演艺术娱乐产品。简言之,即以音乐唱腔和形体表演来演绎故事,推动情节。

音乐剧产生于17世纪-18世纪的欧洲,当时被称作“小歌剧”或“民间歌剧”,

直到19世纪后期人们才开始引用“音乐剧”这一名称;到了20世纪中期,它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戏剧演出形式。概括地说,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

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

音乐剧有五大特征:

第一是综合性,指音乐、舞蹈、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

第二是现代性,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并采用多种现代舞蹈语汇以及先进的舞台技术。

第三是多元性,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不拘一格。

第四是灵活性,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 第五是高度的商业操作性。

三 新课教学

展示课题:《黄河的故事》——流亡三部曲

师:我们已经对音乐剧有所了解,现在让我们尝试着以“黄河的故事”为素材、线索,创编一部短小的音乐剧。首先让我们来熟悉相关的音乐,一起走进第一幕“逃亡”。 (一)欣赏《黄水谣》

1. 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时间,故事背景及作者。

《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曲。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等八个乐章。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祖籍广东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一生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在抗日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话剧等谱写音乐。1938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5年10月卒于莫斯科。 2.播放音乐欣赏《黄水谣》,思考回答:

A.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B. 每个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发言)

3. 师小结: 这是一首民谣式的叙事风格的三段体歌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抒情而深切,描述黄河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创造美好家园的情景和成功后的喜悦。第二段缓慢低沉,由悲痛的呻吟逐步推向愤怒的控诉,悲怆的音乐中切齿的仇恨和反抗的力量。第三段是第一段的不完全再现,以悲凉凄楚的曲调痛诉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其情绪是第二段的延续但更为凄凉,旋律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

(二)欣赏《河边对口曲》

师: 日寇入侵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敌占区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没有因此沉沦,让我们听黄河边上两位老乡的对白。一起走进第二幕“相遇”。

1. 作品简介:《河边对口曲》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五乐章。描述两个背井离乡在外流浪的老乡在黄河边互诉衷肠,最后一同走上抗战的道路,充分人民群众必胜的决心和

信念。

2. 播放音乐欣赏《河边对口曲》思考回答:

A: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歌曲的演唱形式? B:歌曲中出现了什么人物?有些什么情节表现?

3. 师小结:这是一首朴实简练的对唱,重唱及合唱的歌曲,具有浓郁的山西民间音调的风格,音乐旋律由两个乐句组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描述两个背井离乡在外流浪的老乡在黄河边互诉衷肠,最后一同走上抗战的道路,充分人民群众必胜的决心和信念。 4. 随乐哼唱

5. 音乐剧表演体验:学生对白表演。(要求:带有感情的 ) 6. 点评

(三)欣赏《在太行山上》

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中华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在奋斗,在抗争,在高山密林,在敌人心脏,多少英雄儿女在奋起。让我们进入第三幕“奋起”。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曲《在太行山上》,一样能表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的热潮。 1. 简介作品:《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1938年为山西游击队而作的。是一首二部合唱歌曲,抒情性的旋律与进行曲风格的旋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播放音乐欣赏《在太行山上》思考回答

A.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B. 各部分音乐有何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3. 师小结: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段旋律抒情宽广,配以回响式的二声部,造成歌曲在群山回荡的效果。末段曲调气势豪壮,音调柔和温暖,抒发了军民鱼水之情。第二部分采用进行曲的曲调,节奏铿锵有力且具有弹性,生动形象的刻画了游击健儿出没在高山密林中打击敌人的英勇形象。

(四)音乐剧剧本的即兴创编(作业)

师: 请同学们以刚才欣赏的“黄河的故事”音乐为素材,创编音乐剧本“流亡三部曲”,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写一个剧本,我们下次课对所写剧本进行评选,并进行分组编排和表演。

(提示;音乐剧创编应注意的几点要点,例如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背景、场次、音乐、动作设计、以及舞台效果等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得多好!沐浴着和平幸福的阳光健康成长,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让我们珍惜现在,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五、下课

搜索更多关于: 第四单元《黄河故事》 的文档
第四单元《黄河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6htl8zcrs4x67j2pup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