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 (李白《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李白《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⑦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⑧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夜雨寄北) 3、(4分)《、《 、 、 4、(2分)( )
第 二 部 分
5.(3分)
6.(2分)( ) 7.(2分)( ) 8.(3分)
9、(4分)(1)欲负而走( ) (2)则钟大不可负( ) (3)以椎毁之( ) (4)恶人闻之( ) 10、(4分)(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9
11.(2分)
12、(2分)
13、(3分)
14.(3分)①②③ 15.(3分)
16.(3分)
17.(4分)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 姿 憧 煦 怡
密——蜜 跳——眺 2、略
10
3、《五猖会 《鉴略(2)长妈妈(阿长) 寿镜吾 4、C
5、“风吹雨”照应了诗题;“风吹雨”既是自然想象,又象征南宋风雨飘摇的命运;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用“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联系起来,以抒发爱国之情。 6、C 7、D
8、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 9、跑 背 用 害怕
10、(1)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2)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害怕自己听到钟声,那就太荒谬了! 11、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12、举例子。通过举枯叶蝶伪装自己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拟态现象及其特点。 13、不能删去。“可能”表示不确定性,说明拟态的如下生理机制只是研究者的一种猜测,如果删去,就太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①春夜小麦②饱满③即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15、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表达作者对麦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6、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17、“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11
》好好学习》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