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寒潮来临时急剧的降温,故D排除。 【9题详解】
当该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温差最小的时候,说明夜晚大气保温效果好,而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而判断天气为阴雨,所以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5—6日,B正确。
下图所示甲河流流域地处北纬48°35′~61°55′,东西宽约1805 km,干流全长3688km,流域面积1 38万km2,干流总落差256 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甲河流在L河段流域狭长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此河段为“地上河”,少支流 C. 流经较为干旱的低地,少支流
B. 流经高山峡谷段,缺少支流 D. 流经湿润的丛林地带,无支流
11. 依据提供的信息推断,该河流的汛期主要发生在 A. 冬季
【答案】10. C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河流在L河段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且流经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几乎没有支流流入,导致河流的流域比较狭长,故C项正确。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11题详解】
甲河流流经气候干旱地区,纬度较高,降水稀少;冬季积雪不易融化,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形成径流,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河流进入汛期,故B项正确。 【点睛】凌汛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
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凌汛现象,东北的河流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也同样会出现凌汛现象。 3.危害。
①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封冻期,且多发生在急坡变缓,持续时间较长,逐步抬高水位,对工程设施及人类有较大的危害。
②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解冻期。常发生在流向由南向北的纬度差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水位骤涨,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③冰压力引起的危害。冰压力是冰直接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包括由于流冰的冲击而产生的动压力,由于大面积冰层受风和水剪力的作用而传递到建筑物上的静压力及整个冰盖层膨胀产生的静压力。
二、非选择题(共1 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澜沧江一湄公河干流全长4 909千米,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境内注入南海。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河流整体开发程度不高。
(1)简述该河流域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析甲国被称为“中南半岛蓄电池”的原因。 (3)简析甲国在河流上建设大坝可能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4)简述该河通航能力较差
原因。
【答案】(1)纬度较低,气候适宜,鱼类资源丰富多样;鱼类饵料较多;河湖较多,水域面积较广;水系发达,鱼类洄游方便;河流流程长,适宜多种鱼类生存等。
(2)该国位于河流中上游,流域内降水较多,上游来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3)影响鱼类洄游;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水位下降;影响沿岸水生生物生长,破坏食物链等。 (4)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水位低;中上游多险滩,河道狭窄,不利于航运;为国际河流,流经国家较多等。 【解析】
【详解】(1)该河流域纬度较低,气候适宜,鱼类饵料较多,鱼类资源丰富多样流域内河湖较多,
水域面积较广。流域水系发达,鱼类洄游方便。澜沧江-湄公河干流全长4 909千米,河流流程长,适宜多种鱼类生存等。
(2)结合国界线分布,甲国是老挝,位于河流中上游,流域内降水较多,上游来水较多,河流径流
量较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中南半岛蓄电池”。
(3) 甲国在河流上建设大坝,可能影响鱼类洄游、繁殖。水库蓄水,可能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水位下降。下游水位下降,可能影响沿岸水生生物生长,破坏食物链等。
的。
(4)该河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水位低,不利于航运。中上游流经峡谷地区,多险滩,河道狭窄,不利于航运。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为国际河流,流经国家较多等。
【点睛】该流域鱼类资源丰富多样,主要从纬度、水域面积、水系特征、流程等方面分析。甲国在河流上建设大坝,可能影响鱼类洄游。水库蓄水,可能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水位下降。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下图。
(1)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
(2)陡坎向地势低的一侧为内侧。指出陡坎内侧树龄特点,并说明原因。
(3)上游的曲流(甲处)在1948年以前发生裁弯取直,请你在图中找出依据,并说明理由。 (4)下游的曲流也发生了裁弯取直,但是旧河道内的树龄乙处和丙处不同,请你分析原因。 【答案】(1)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2)树龄较小。陡坎内侧为旧河道,有一定的水量,不能生长树木;水干涸后才有树木生长,所以树龄小。
(3)依据:上游有一段陡坎内侧树龄为10-20年。理由: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为1968年绘制,最老树龄为20年,说明河流的裁弯取直至少在20年前。 (4)丙处在乙处的下游,积水时间长。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陡坎是河流原有的河岸遗留见证。由于河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