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西厢记》中红娘的侠义形象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3:52: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仅从张生的“并不曾娶妻”的话语中便领悟出张生的意图,一口回绝了张生的要求。

莺莺和张生隔墙吟诗,红娘一开始对张生并没有好感,认为张生只是一个“傻角”。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后,她对张生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去请张生赴宴的路上,她唱道:“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俺一家儿死里逃生??张君瑞合当钦敬,若非张生妙计呵,俺一家儿性命难保呵”。这时,她对莺莺和张生的爱情也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为他们即将成婚而高兴:“当日所望无成,誰想一缄书倒为了媒证”。老夫人的赖婚,当张生绝望不知所措时,红娘主动为其出谋划策:“你休慌,妾当与君谋之??今夕与小姐同至花园内烧夜香,但听咳嗽为令,先生动操??”让张生在夜晚趁莺莺在后花园烧香时通过琴声以明心志。当莺莺请红娘看望张生,即使在白天她也没有多作推脱就答应了。她感谢张生一封书信救了“俺一家儿性命”。她同情张生和莺莺的婚姻,她更为夫人的“失信”而不平。显然,红娘是一个心地善良、有着强烈正义感、侠骨心肠的人,而不是一个惟命是从、唯唯喏喏的丫鬟,这也是她最终违背夫人之命,热心帮助莺莺张生走向团圆的根本原因。

红娘的正义感在“拷红”一折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老夫人在发现莺莺、张生私合之事后,气势汹汹将红娘叫去:“这桩事都在红娘身上,唤红娘来!”红娘自认为莺莺、张生没有错,她自己也没有错,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她勇敢地说出了:“红娘不知罪”,并且理直气壮地指出,错在老夫人您自己,“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9

也,??当日军围普救寺,夫人所许退军者,??岂肯建区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红娘唱道:

[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幺篇]世有、便休、罢手,大恩人怎做敌头?起白马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

[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犯酉,但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干连著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在这一折(四本二折)中,红娘本是被老夫人拷问的但红娘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对老夫人晓以大义和利害关系,变被动为主动,在红娘滔滔不绝的辩解下,老夫人也不得不认为:“这小贱人也道得是。我不合养了这个不肖之女??与了这厮罢!”老夫人在她正义感的震慑下,也为了顾惜家谱名声,只好承认了莺莺和张生的婚事,最终正义取得了胜利,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而红娘正是通过“拷红”这一折,把她的伶俐聪明、泼辣率直以及她的侠骨心肠和正义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奠定了她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和地位。

红娘的正义感还表现在对张生和对郑恒的不同态度上。一开始,红娘并不在意,甚至看不起“傻角”张生,普救寺解围后,红娘对他“钦敬”不已,“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也明白莺莺被“引动”的原因。而老夫人的赖婚激起了她的正义,不顾老夫人的吩咐,自己的职责,勇敢地站出来帮助莺莺和张生,暗地里竭力促成他们,并与

10

顽固维护封建婚姻制的封建家长――老夫人作斗争,维护了这段情投意合的婚姻。红娘所做的一切,并没有个人目的,甚至不惜自己的身家性命,她的举动完全是正义感支配的结果。在第三本第一折中,张生央求红娘帮他将简巾传给莺莺,说“小生久后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她责问道:

[胜葫芦]哎,你个馋穷酸俫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莫不图谋你的东西至此?先生的钱物,与红娘做赏赐,是我爱你的金资?

“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短短一席话,将红娘只为正义,不图回报的高尚品格充分展现了出来。临走时还嘱咐张生说:“这有贴儿我与你将去,先生当以功名为念,休堕了志气者!”这足以充分显现出红娘性格中心地善良的一面。

相反,对于郑恒,她横眉冷对,在他前来争婚的时候,她质问道:“当日孙飞虎将半万贼兵来时,哥哥你在哪里?若不是那生呵,那里得俺一家儿来?今日太平无事却来争亲;倘被贼人虏去呵,哥哥如何去争?”(五本三折)并将郑恒与张生加以比较,唱道:

[调笑令]你值一分,他值百十分,萤火焉能比月轮?高低远近都休论,我拆白道字辨与你个清浑。??君瑞是个“肖”字这壁著个“立人”,你是个“木寸”、“马户”、“尸巾”。(五本三折)红娘在这一折中毫不留情地将郑恒奚落、嘲讽了一番,维护了莺莺和张生的婚姻,有情人终成眷属。

几百年来,红娘坚持正义、成人之美的侠义的形象一直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人们不仅为红娘的智勇双全叹服,也为她的生性直率而喝

11

彩,更因她的正义勇敢、助人为乐的精神而感动。红娘不愧为女中之豪杰、其侠义形象跃然纸上。在红娘的形象中不仅融入了王实甫的热情和理想,也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向往,与读者和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传奇小说中的同类角色,都离不开红娘的影子,这就是伟大作品的伟大所在。以至于今天,那些为人牵线搭桥做好事的人,都有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名字——红娘。

参考文献:

(1)王实甫撰 张燕瑾校注《西厢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文中《西厢记》的引文都出于此书)。

(2)《金圣叹评<西厢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李梦生撰《西厢记》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

搜索更多关于: 浅析《西厢记》中红娘的侠义形象1 的文档
浅析《西厢记》中红娘的侠义形象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6ucs5hwsa3fmdy9vdeu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