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如监理工程师要进行测量,施工方应积极配合并一起纳入测量工作计划内。在复核中发现所交的桩实测成果与提交的成果数据对比有差异并超过规范闭合值时,要及时将测设成果通知监理工程师,并加以确认和处理。 三、使用测量仪器
1、全站仪(日本托普康) 1台 2、JDJ2-E 经纬仪 1台 3、DS3水准仪 2台 4、50M钢卷尺 2把 5、其他测量附属设备 四、测量标准
测量放样应遵守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施测前对测绘院提供的控制成果进行复核,标准为:
1、水准点闭合差:±12√Lmm(式中L为水准点间水平距离,单位为KM)。 2、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N秒(式中N为测站数)。 3、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1/3000,直接丈量测距两次较差1/5000。 在复核中应将桩的实测成果记录与提交的成果数据对比合格后才可使用。 五、设置临时水准点
只有经复核确认后,才能有效的依据控制网进行施工临时布控点的工作,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稳固地段和便于观测的位置,设置的临时水准点,必须经过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采用S3水准仪,往返测,满足闭合±12√Lmm的规范。 六、平面放样
由于施工测量是一项不允许发生错误的工作,测量员除了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可靠的校核工作,管道、道路轴线放好后,加以控制好保护桩,放样点标记分为钢钉、木桩上钉钉、油漆标记三种,放样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放样后在施工范围内做好标记保护,并做好定位放样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再
9
报送监理复核,复核正确后才可开工。 七、线路施工放样
放样原则为根据施工顺序逐层控制;放样方法为主要里程桩位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与校核,一般里程桩位采用普通经纬仪,直线路段用穿线法,曲线地段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放样与校核;高程用水准仪测设。
1、路基边坡线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各桩号横断面中土路肩的设计标高与设计边坡,实没各断面坡脚的地面高程,计算路基断面宽度和两侧坡脚坐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放路边线。 2、附属设施放样:方法同上。
第二节 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道路路面结构为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为: 路面处理→下封层→沥青砼路面铺筑→附属工程。 一、沥青下封层:
沥青下封层在已完成的基层上洒布,主要材料为乳化沥青及粒径为5-10㎜的石屑,沥青封层的乳化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用量为1.0kg/㎡,要求洒布均匀,不产生滑移和流淌,当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洒布乳化沥青之后,保证24小时不得扰动,待乳化沥青充分渗到基层后再洒布石屑。 二、沥青混合料施工
1、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前,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在单幅长30m以内的路段进行试验段的铺筑,以检验施工工艺和各种施工机械的设备性能,以获取各类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技术指标。
2、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按设计图纸在路段两侧进行测量放线,直线段每10m钉一桩橛,曲线段每5m钉一桩橛,并用水准仪测出高程。正常路段,沿路中线每15-25m设一路面高程控制点,路口加宽段除纵向外,横向也须每5-10m设一点。
3、路面边缘有道牙或平石时应在摊铺前安砌完毕,雨水口检查井事先升降到
10
位,周围仔细夯实。摊铺前雨水口及井子周围补刷粘层油,采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机的基准线按照双机全幅一次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10-15m,左右重叠0.2m。
4、质检员应随时检验到达工地的沥青混合料,测量混合料温度,检查颜色是否均匀、有无离析、渗油现象等。
5、摊铺:
检验合格后的沥青混合料倒入摊铺机料斗,并启动摊铺机,按2-3m/分钟的速度进行摊铺,当摊铺5-10m后,检查摊铺厚度及横坡是否有误,确定无误后继续摊铺。摊铺前拟定摊铺机行程示意图,摊铺机应距道牙20㎝以外操作,边缘由人工铺油、刮平。大面积摊铺时一次摊铺长度不少于50-120m,以尽可能减少由于摊铺机和压路机的起、停给路面造成不平整。摊铺下一幅纵缝要重叠10㎝。
6、两侧交错每隔20m设测试点,摊铺后用水准仪测出高程。
7、摊铺至50-100m时由质检员检测铺料的温度,当温度达到初压温度方可上压路机碾压。
8、碾压:
首先采用轻型钢筒压路机进行初压,由外侧向内侧、由低向高顺序静压一遍,碾压速度为1.5-2km/小时,碾压温度不得低于110℃,初压后检验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应予修正。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碾压速度3-4 km/小时,碾压时温度不得底于90℃。最后采用双轮筒式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速度为5-6km /小时,终压完成时的温度不得低于70℃。
9、接缝:
横缝与纵缝都应采取直茬热接的方法。路面碾压成活后应立即划线切直茬,茬缝与路面保持垂直。下次摊铺前均匀涂一层与路面沥青混凝土同一标号沥青,用热混合料铺盖预热,要求盖料高度为20㎝、宽30㎝,预热10分钟后将其清除,并更换新料。摊铺后用夯沿缝夯实,要求夯实宽度不小于30cm,夯实3次,然后用压路机碾压。由于摊铺沥青混合料时采用整幅施工,因此不存在施工纵缝问题,
11
如遇到意外情况,纵缝留在车道分标线处,施工方法同横缝作法。
10、取样:油面温度降到大气温度后提取沥青混凝土样芯,送试验室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沥青抽提试验,检查路面的内在质量。
12、根据试验段的摊铺经验,进行全路段的铺筑施工。 13、通车:路面碾压完毕,油温降至大气温度即可开放交通。
第五章 主要施工措施 第一节 技术管理措施
1、认真贯彻国家规范及标准,组织各专业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标书文件,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招标文件精神,严格按规范、标准、图纸、招标文件要求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坚持按程序开展工作,落实各级技术管理岗位责任制,分岗定员,落实承包。
3、加强业务管理,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各道工序施工之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明确设计要求、洽商变更、施工条件、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并做到手续完备,签字齐全。
4、加强对物资及设备的进场检查验证工作,并按照程序规定控制物资及设备进货质量。
5、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检测设备进行计量检验,确保各类检测设备性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6、加强测量放线复核制度,尤其加强对构筑物轴线和标高的复核。 7、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监控计划,深入现场,跟踪考查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科学性,及时调整方案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8、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编制施工技术资料目标设计,平时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