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不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3.关于重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薄板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和杆不在一条直线上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FN直接计算
5.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F1和F2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合力F和摩擦力f的大小,方向是( A )
A.F=0;f=2N,方向向右
F1 F2 B.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右 C.F=10N,方向向左;f=12N,方向向右 D.F=0 , f=0
6.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受( C )
A.重力 B.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 C.重力、垫子的支持力 D.重力、垫子的支持力、垫子对该同学的冲击力
7.一木块沿粗糙斜面下滑,在图中画出的四个木块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8.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通过向小桶中增加沙子来增大对小车的拉力F,小桶的质量忽略不计,,则小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f随拉力F的变化关系是 ( B )
f f f f
A 0 0 0 0 F F F F D C A B 甲 乙
9.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下方的力F的作用,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如果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而使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变小,那么,地面D C B A
受到的压力N和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 C )
A.N变小,f变大 B.N变大,f变小 α C.N变小,f变小 D.N变大,f变大
10.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拴在绳的中点,两手靠拢分别握绳的两端,
13
然后慢慢地向左右分开,当绳断时两段绳间夹角应稍大于( D )
A.30° B.60° C.90° D.120°
二、选择题Ⅱ(15分)以下每小题中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
11.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可能是(A B D)
A.3N B.0 C.22N D.17N
12.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C) v A.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传送的速度无关
D.若匀速向下传送货物,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
13.如图所示 ,m在三细绳悬吊下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手持绳OB的B端,使OB缓慢向上转动,且始终保持结点O的位置不动,则:AO、BO的拉力TAO、TBO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 D)
A.TAO一直减小 B.TAO先减小后增大 C.TBO一直增大
D.TBO先减小后增大
B 14.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用两根轻绳B、C连接在竖直墙上,在
物体A上加一个恒力F。若图中夹角θ=60o,要使两根绳都能绷直,则恒力F的大小可能是(ABCD)
θ A θ A.14N B.16N C.18N D.22N
C
三、探究实验题(21分)
14.利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用一测力计水平拉一端固定的弹簧,测出的几组弹力F与弹簧长度L对应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F/N L/cm 1.10 22.00 1.50 22.35 2.00 22.60 2.80 23.20 3.40 23.60 4.00 24.00 F/N 5
4
3
2
1
0
22 23 20 21
① 在坐标图中作出此弹簧的F—L图线。
24
25 L/cm
② F—L图线与L轴的交点表示 弹簧原
长 ,其值为___21.2___cm。
③ 弹簧的劲度系数 141~145 N/m。
15.如图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b A O a O F1 F2 定则”
F F' 甲
乙
14
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再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并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
(2)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8甲所示的a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
O、a两点太近,误差大 。
(3)图8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 F 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四、计算题(27分)
16.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0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绳水平,则AO绳所受的拉力F1是多少?BO绳所受的拉力F2是多少?
解:重力G分解,由几何知识 A 45o F1?G?2G
cos45?A 45 oF2 B O B F2?G
O F1 G
17.如图所示,小球只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已知小球的重力为G,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1)已知合力的方向水平,求绳子的拉力、合力的大小; (2)已知合力的方向垂直于绳,求绳子的拉力、合力的大小. 解:
37o 37o
T1 T1 (1)5G/4,3G/4
(2)4G/5,3G/5
F合 F合 G G (1) (2)
18.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着一重为100N的物体,斜面倾角为θ=30°时物体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求
(1)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斜面倾角为θ=37°时, 让物体沿斜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sin37°=0.6 cos37°=0.8)
解:
(1)μ=
3=0.57 3θ 15
(2)f=
803=46.2N 3高一物理第三周周考试卷4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乙物体肯定对甲物体也有作用
B.力是施力物体发出,被受力物体接受的一种特殊物质,力的单位牛顿是度量这种特殊物质多少的国际单位
C.物体间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甲物体作用于乙物体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发生作用 D.地球对苹果有重力作用,苹果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苹果落到地面上 答案:BD
解析:力是一种作用,而不是什么特殊物质.作用是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 2.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以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答案:D
解析:水往下流是重力作用的结果,鸡毛、铁球、雨滴能向下运动也是重力作用的结果,故A、B、C正确;物体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均匀长棒一端搁在地面上,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ACD
解析:因为重力mg和地面支持力FN的方向都在竖直方向上,若拉力F在竖直方向上,则地面对木棒就没有摩擦力作用(木棒对地面无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正确;若拉力F的方向与竖直方向有夹角,则必然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力,使得木棒相对地面有运动趋势,则木棒将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Ff,且方向与F的水平分力方向相反,才能使木棒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故C、D正确.
4.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