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审题“四法”
——读题 寻找 勾划 复述
南岸区江南小学 张勤 13018392215
【摘要】 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题目,长期以来都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费时费力、收效不大的内容。它也是阻碍教师教学专业成长,学生掌握新知的绊脚石。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解决问题出错面大,而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地对题目进行审题。因此,可以说数学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而在于正确的审题。学生要实现正确地对解决问题的题目进行审题,关键做到两点:理解常用的数学概念是前提,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则是关键。而“一读,二找,三勾画,四复述”就是小学生正确审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解决问题 审题 读题 寻找 勾画 复述
一、“解决问题”含义
所谓数学问题,就是由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构建起来的问题。它对学生来说是一组尚未达到目标的状态和有待加工的信息。它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条件信息,目标信息和运算信息。而解决问题则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指向性认知操作活动过程。它既是一种有目的的指向活动,还是一种认知操作活动。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则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并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二、目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调查
.
.
数学解决问题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费时费力、收效不大的内容。特别对一些学困生,更是谈之色变。每每遇到这类问题,很多孩子办法就一个——“猜”。或加、或减、或乘、或除,乱猜一气。因而在作业和测查中,出错率很高。为了研究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上学年开学,就针对我校教师和在校中高年级学生就数学解决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江南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对解决问题类型题目的喜好程度调查统计表 年级 人数 喜欢 人数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江南小学四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半期、期末试卷解决问题题目失分统计表
学生层次 优等生 学生人数 240 错误情况 平均每张试卷错0.8道 中等生 464 平均每张试卷错1.9道 学困生 96 平均每张试卷错3.6道
.
一般 人数 211 188 150 153 比例 49% 51% 40% 45% 不喜欢 人数 比例 65 71 106 96 15% 19% 28% 28% 比例 36% 30% 32% 27% 431 369 376 341 155 110 120 92 失分情况 平均每张试卷失分4分 平均每张试卷失分9.5分 平均每张试卷失分18分 .
江南小学数学教师对解决问题类型题目的教学喜好程度调查统计表 调查人数 喜欢 人数 30 6 比例 20% 人数 14 一般 比例 47% 不喜欢 人数 10 比例 33% 从上面两个调查表我们不难看出,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难题。鉴于此,我对所有试卷中出错的问题进行仔细地查看、认真地分析,发现这些出错的试卷很大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地阅读题目,没有切实地理解题意所致。一句话,学生解决问题出错,归根到底是没有认真审题。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我认为,数学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而在于正确的审题方法。 三、学生解决问题审题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解决问题审题能力差,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情景干扰审题
1 . 问题情景陌生。在我们现有教材中,一些解决问题题目的内容对于小学生相对陌生,给他们独自审题造成困难。如六年级的关于银行利率计算的题目,学生因为接触少造成审题困难。
2 . 问题情景复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我们有的数学问题表述既有图,又有对话框,还有文字。孩子在审题过程中,不但要理解图画和文字,还要对题目内容进行排序,造成了审题的困难。 (二)知识经验影响审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