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修养》试卷分类答案(2008-2014年度,共334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42: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08-2014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8053幼儿园教师道德与法律修养

总 分 合分人

题 号 题 分 得 分 一 18 二 10 三 18 四 10 五 24 六 2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 分)(共136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管子·权修》中写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具有(D)。[教材第6页] (2次考到)

A.人文性与复杂性 B.示范性与价值引导 C.空间的广延性 D.人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效性

2.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是(C)。[教材第36页]

A.平等和尊重 B.教育人道主义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 D.教育性和伦理性

3.交往过程的实现,由三个要素构成,不属于交往过程实现的要素是(B)。[教材第72页] A.交往者 B.交往的形式和方法 C.交往的信息与载体 D.交往环境 4.教育公正的核心内容是(B)。[教材第78页]

A.教育制度公正 B.教师公正 C.教育行政公正 D.学校公正

5.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使命是给予而非索取,并且教育劳动的成果必须通过对方才能得到肯定,即教师的幸福是被给予的,说明教师幸福具有(B)。[教材第75-76页] A.精神性 B.关系性 C.集体性 D.无限性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把已有的各种知识、信息,借助想象和联想,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更新组合和综合,从而形成新知识、新信息。这种思维活动体现了教师思维具有(C)。[教材第103页]

A.逻辑性 B.系统性 C.创造性 D.发散性

7.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决定并制约着其他三种理想的理想类型是(A)。[教材第116-117页]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8.《论语·述而》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时应(B)。 [教材第130页]

A.认真读书,善于向书本学习 B.虚心求教,善于向他人学习 C.积极进取,善于向榜样学习 D.参加实践,善于向社会学习 9.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教材第180-183页]

A.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B.道德的产生以文化形态为主要特征;法律是制度化的,是刚性的 C.道德是以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为人们的意识所接受,有可能自成体系;法律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以系列文件的形式存在,是一个逻辑严谨的制度体系 D.道德在调整人的相互关系上范围比较宽泛;法律主要调整和维持正当的社会秩序,保障法律关系主体和其正当合法权益

1

10.教育行政法规的发布机关是(B)。[教材第207页]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各部委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1.“取消荣誉称号、谴责、通报、训诫、责令道歉、警告等”这种教育法律责任的内容要素属于(A)。[教材第244-245页]

A.制裁 B.执行 C.赔偿 D.强制

12.补救是教育法律责任内容之一,不属于补救手段的是(D)。[教材第245页]

A.财产上的补救 B.精神补救 C.对违法行为的否定 D.剥夺违法者的权利

13.在儿童权益保护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教材第279页]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4.我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B)。[教材第232页] A.教学人员 B.专业人员 C.公务人员 D.国家干部

15.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只有具备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才被认定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些要件是:有损害事实、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行为人有过错以及(B)。[教材第252页]

A.违反各种法律规定 B.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行为人没有承担法律后果 D.有严重的损害事实和违法行为 16.学校承担的制裁性教育法律责任不包括(C)。[教材第254页]

A.通报批评 B.整顿(含领导班子的整顿) C.记大过 D.取消学校发放毕业证书和其它证书的资格

17.教育法适用的主要方式是(A)。[教材第300页] A.行政 B.司法 C.法律 D.诉讼 18.在校的未成年人有权要求学校和卫生部门提供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和其他方面的卫生保健服务,这种权利属于(D)。[教材第274页]

A.生命保障权 B.生命自由权 C.卫生医疗权 D.卫生保健权

19.幼儿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教师应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创设情境,启发孩子思维。这说明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具有(B)。[教材第29页]

A.活动性 B.艺术性与创造性 C.完美性 D.保教结合的特点 20.在教师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D)。[教材第70页]

A.同事关系 B.上下级关系 C.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D.师生关系 21.教师幸福被称为“雅福”,体现了教师幸福的特点具有(A)。[教材第74-75页] A.精神性 B.关系性 C.集体性 D.无限性

22.师幼交往的内容、载体、形式和方法都是十分复杂的,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人格的养成。这体现了师幼交往的(A)。[教材第73页] A.兼容性 B.教育性 C.社会规定性 D.高品味性 23.教师公正的核心是(C)。[教材第80页]

A.对同事的公正 B.对领导的公正 C.对教育对象的公正 D.对家长的公正

24.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反应慢而稳定,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和兴趣稳定且难以转移,善于忍受,善于做细致、持久、耐心的工作;反应和行动欠灵活,对周围事物冷淡。教师的这种气质特征属于(C)。[教材第109页]

A.胆汁质(兴奋型) B.多血质(活泼型) C.黏液质(安静型) D.抑郁质(弱型)

2

25.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良好的(D)。[教材第119页]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品质 26.我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条规定所体现的教育立法价值是(B)。 [教材第200页]

A.秩序与调整 B.正义与公平 C.自由与规范 D.经济与效益 27.在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教材第215-216页]

A.法律关系可以调整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和依据 C.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 D.国家强制力是维护和保障法律关系的手段 28.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标志着我国走上了依法治教轨道的法律是(A)。[教材第195页] A.《教育法》 B.《教师法》 C.《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29.不属于教育行政执法范围的形式是(C)。[教材第303页]

A.教育行政措施 B.教育行政处罚 C.教育行政制裁 D.教育行政强制执行

30.能显示一个人真实灵魂和自我主宰精神的道德修养方式是(C)。[教材第135页] A.内省 B.从善如流 C.慎独 D.反思

31.班级里学生财物被偷,班主任为了搜寻被偷财物,而对学生进行搜身。班主任的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教材第268页]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卫生保健权 32.人民法院在审理教育行政诉讼案件时,作为审理程序和结案方式,不得采取(A)。[教材第310-311页]

A.调解 B.强制 C.放弃 D.处分

33.良心是一个古老的伦理概念,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A)。[教材第91页] A.心理现象 B.生理现象 C.社会现象 D.法制现象 3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B)。[教材第131页]

A.理论学习 B.教育实践 C.向榜样学 D.加强交往

35.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学生实践的意外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被称为教师的(D)。[教材第4页]

A.管理能力 B.教育能力 C.处置能力 D.教育机智 36.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A)。[教材第215页]

A.法律规范 B.法律责任 C.法定权利 D.利益关系

37.教育劳动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所以教师要有甘于吃苦的精神,这表明了教师的(B)。[教材第14页]

A.职业理想 B.职业态度 C.职业纪律 D.职业作风 38.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是(C)。[教材第46,56,61页]

A.为人师表 B.团结协作 C.风趣幽默 D.注重礼仪 39.教师的影响力既来自于社会赋予整个教师群体的职务权威和“地位”,又来自于教师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所形成的(A)。[教材第123页]

A.个人魅力 B.个人道德 C.个人情感 D.个人能力

40.幼儿园教师的使命是给予而非索取,他的教育成果也必须建立在交流之上,必须通过对方才能肯定自己。这体现了教师幸福的(A)。[教材第75-76页] A.关系性 B.精神性 C.无限性 D.集体性

3

41.教师表现在情感、认知和语言活动中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属于(D)。[教材第107页](2次考到)

A.情意特征 B.思维特征 C.个性倾向 D.气质特征 42.教师的衣着应做到“四个适合”,即:适合体形、适合性格、适合教育对象和适合(D)。[教材第154页]

A.身份 B.场合 C.职业 D.年龄 43.初次见面作介绍,做法错误的是(B)。[教材第169页]

A.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B.把女士介绍给男士 C.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D.把年少者介绍给年长者

44.标志着我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教育制度在我国形成的政府法令是(B)。 [教材第194页]

A.《强迫教育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D.《关于实验改革学制的规定》

45.不属于教育立法完善阶段工作的是(A)。[教材第212-213页]

A.教育法的表决 B.进行教育立法解释 C.教育法的修改 D.教育法的废止

46.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称为学校的(C)。[教材第226页] (2次考到)

A.法律责任 B.法律权利 C.法律地位 D.法律关系 47.教师所享有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特定权利是(C)。[教材第236页] (2次考到)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验改革 B.从事科学研究,参加学术团体 C.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成绩 D.按时获得报酬,享受规定福利 48.幼儿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交往活动,另一类是(B)。[教材第264页] A.学习活动 B.操作活动 C.游戏活动 D.创造活动

49.家庭保护与其他保护方法相比有自身的特点,不属于家庭保护特点的是(B)。[教材第281-282页]

A.目的性 B.双重性 C.强制性 D.合理性

50.只有教育行政机关才可以行使教育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权力,这体现了执法主体的(A)。[教材第301页]

A.恒定性 B.一致性 C.专门性 D.负责性

51.行政处罚中有自由罚,即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其执行者只能是(D)。[教材第302页]

A.教育行政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D.公安机关

52.为了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权利,1959年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条约是(B)。[教材第81页] (2次考到)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儿童权利宣言》 C.《儿童权利公约》 D.《儿童权利条约》

53.幼儿教师不仅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而且还扮演着其他多种角色,如学校成员,家庭成员和(B)。[教材第166页]

A.父母的角色 B.特殊社会成员 C.儿童保健医生 D.榜样者 5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管辖可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D)。[教材第314

页]

A.行政管辖 B.权利管辖 C.隶属管辖 D.裁定管辖

4

《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修养》试卷分类答案(2008-2014年度,共334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70so2cuzu8qp21137z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