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思考题、讨论题
课后阅读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目的
本单元小节(含学生课堂纪律、教学
内容完成情况、教学体会等)
1.学习95个词语;2.正音,书写;3.讲解重点词语。
1.生字正音正字:奢望、咄咄逼人、怒不可遏;
2.词语讲解:奢望、义无反顾、总归、为数、余地、质问、指望、郑重其事、出于;
3.近义词辨析:告诫-劝诫;掂量-估量;推辞-推卸-推托;干涉-干预;询问-质问;冤枉-委屈;盛情-热情;顾忌-顾虑。
1.精讲多练,举一反三。
2.坚持实践性,交际性和综合性原则(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训练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坚持重现性原则,在讲练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复习所学过的词语和语法。1.检查出勤情况;2.检查预习情况;
3.学习生词(朗读、理解运用 、重点讲解、辨析近义词)4. 巩固练习(造句练习 课后练习1.2.3.4)5. 小结布置作业
搜集北京、上海等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关材料。1.能正确朗读与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能区别部分形近字;2.学习生词,理解词义,掌握用法,并能结合情景正确运用;3.学习辨析部分近义词,区别其用法,能准确使用。
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生词。
注:一单元为2个标准学时
课 程 单 元 教 案( 第十课 第一单元 )
作业、思考题、讨论题
课后阅读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目的
本单元小节(含学生课堂纪律、教学
内容完成情况、教学体会等)
课 程 单 元 教 案(第十课 第二单元 )
1.朗读正音;
2.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3.示例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
4.分析文章的整体写作思路与结构5.提问检查阅读效果,巩固学习内容
1.词语:嗲;贬斥;歇斯底里;颐指气使;相敬如宾;左右逢源;
2.北京人和上海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比较。
1.精讲多练,举一反三。
2.坚持实践性,交际性和综合性原则(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训练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坚持重现性原则,在讲练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复习所学过的词语和语法。1.检查出勤;2.复习听写生词;
3.快速阅读课文,提出相关问题,检查阅读效果;4.分段细读,边读边提问边讲解;5.课后小结。
课后思考题。
1. 诵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写作方法
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关文章。
作业、思考题、讨论题
1.语法例释及运用1.结合课文分析语法现象2.巩固语法训练
1.语法例释:复句和句群。2.语段语篇表达。
熟读并理解课文中的成语、熟语。
课后阅读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目的
本单元小节(含学生课堂纪律、教学
内容完成情况、教学体会等)
注:一单元为2个标准学时
课 程 单 元 教 案(第十课 第三单元 )
1.精讲多练,举一反三。
2.坚持实践性,交际性和综合性原则(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训练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坚持重现性原则,在讲练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复习所学过的词语和语法。1. 检查出勤;
2.根据课文内容,听后回答问题;3.语法例释学习;
4.巩固练习:课后练习5.6.7.85.课后小结。
按照课文内容的顺序,对课文进行缩写。
注:一单元为2个标准学时
作业、思考题、讨论题
1.检查副课文2.口语表达训练口语表达:1.中心的确立
2.表达的顺序
3.语段的连接
课后阅读材料
教学设计
课 程 单 元 教 案(第十课 第四单元 )1.限时独立完成副课文阅读
2. 口语讨论:1.上海和北京天气、道路、建筑特色和异同。
2.上海和北京的景观、语言特点和异同。
1.精讲多练,举一反三。
2.坚持实践性,交际性和综合性原则(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训练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坚持重现性原则,在讲练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复习所学过的词语和语法。1. 检查出勤;
2.限时阅读副课文,并完成相关练习;3.抽选3-4名学生口语表达;4.分析评价;5.课后小结。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目的
讨论:将自己去过的或生活过的城市与乌鲁木齐比较,观察分析它们的异同。
本单元小节(含学生课堂纪律、教学
内容完成情况、教学体会等)
教学时数及安排:8学时第一二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第三四课时:分析理解课文第五六课时:语法例释训练第七八课时:阅读表达训练
注:一单元为2个标准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二、导入新课:
1.上海2.北京
3.爱情观、婚姻观、生活方式。
第十课 《双城男女——北京VS上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近义词辨析:告诫-劝诫;掂量-估量;推辞-推卸-推托;干涉-干预;询问-质问;冤枉-委屈;盛情-热情;顾忌-顾虑。2.课文理解: 文章的中心与结构。3.语法重点: 复句、语段间的连接。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语料学习掌握本课生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理解所学词语在本课的词义及用法;增加学生词汇量,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并通过模仿练习,使学生达到运用所学汉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表达能力;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文化知识及其教育意义;掌握本课中的语法知识及其语法意义;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做到知识的转化。
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本教材的教学对象为少数民族大二学生,这些学生的汉语水平已达到MHK3甲或4乙水平,其汉语弱项突出表现在汉语的表达方面(口语和书面)。因此在本册汉语学习中,主要任务是在增加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同时,侧重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根据学生专业学业任务负担较重的现实,尽量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完成相关训练,课外进行知识拓展,扩大学生视野,培养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