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植物学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22: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的草质茎。(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36 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答:(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2)二者不同之处:a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b裸子植物的次生 韧皮部有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C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 37 根据内部解剖, 对于一个成熟的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和一个成熟的单子叶植物草质茎进行比较。

提示:二者均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二者之比较,相当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初生结构之比较,故可参看35题的答案要点。

38 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蒸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答: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所走路程可表示为: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根皮层→内皮层→根木质部→茎木质部→叶柄木质部→各级叶脉木质部→叶肉细胞→细胞间隙→孔下室→气孔-→大气 39 简述根、茎、叶主要功能的异同。

答:三者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为营养器官。(1)三者不同点:主要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根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吸收作用,其次是固着和合成的功能;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叶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光合作用,

26

其次是蒸腾作用。(2)三者相似之处:根和茎均具有储藏和繁殖作用;叶也有吸收作用,少数植物的叶还有繁殖能力。维管系统把根、茎、叶三者连成一个整体,三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流,故三者均有输导作用。在特殊例子中,植物叶退化,而由茎行使光合作用的功能;鳞茎中的鳞叶也具储藏作用;茎卷须和叶卷须是一对同功器官。

40 侧根、叶、腋芽、不定根、不定芽的起源方式各是什么?

答:(1)内起源者有:侧根、不定根和不定芽; (2)外起源者有:叶、侧芽、不定根和不定芽。

41 试述根内皮层和中柱鞘的结构和功能。

答:(1)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或五面增厚,这对根的吸收作用具有特殊意义,即控制根的物质转运。 (2)根的中柱鞘多为一层细胞,也有具多层细胞的。根的中柱鞘细胞能恢复分生能力,产生侧根、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乳汁管和树脂道。

42 什么是髓射线?什么是维管身材线?二者有哪些不同?

答:二者在茎横切面上均呈放射状排列,均具横向运输和储藏作用。但在起源、位置、数量上不同。 (1)髓射线位于初生维管组织之间,内连髓部,外通皮层,在次生生长以前是初生结构,虽在次生结构中能继续增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但数目不变。(2)维管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组成,由形成层产生,为次生结构,数目随茎增粗而增加,后形成的射线较短。

43 区别如下名词: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柱、中柱和维管系统

答:维管组织是植物中形成维管系统的特化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种复合组织。 (2)维管束为成束状的维管组织。根中的初生维管组织即初生木质

27

部和初生韧皮部各自成 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共同组成维管束。茎中维管束根据有无束中形成层而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根据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四类。 维管柱指茎或根中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单子叶植物茎中多无维管柱。 中柱:过去把维管柱称中柱。但因为多数植物的茎与根不同,不存在内皮层和中柱鞘,皮层与中柱间的界限不易划 分,现多用维管柱取代中柱一词。 维管系统是连续地贯穿与整个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组织系统。

44 区别如下概念:年轮、生长轮、假年轮、早材、晚材、春材、秋材、心材、边材、无孔材、环孔材、散孔材、半环孔材

答:年轮也称生长轮。次生木质部在一年内形成一轮显著的同心环层即为一个年轮。若一年内次生木质部形成一轮以上的同心环层,则为假年轮。 一个年轮中,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称早材,也称春材,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为晚材,也称夏材或秋材。二者细胞类型、大小、壁结构有区别。具数个年轮的次生木质部,其内层失去输导作用,产生侵填体,为心材;心材外围的次生木质部为边材,具输导作用。心材逐年加粗,而边材较稳定。 无孔材 裸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横切面上没有大而圆的导管腔,其木材称无孔材。 双子叶植物次生木质部具大而圆的导管腔。有些树种的木材,在一个生长轮内,早材的导管腔比晚材的导管腔大得多,导管比较整齐地沿生长轮环状排列;反之,早材与晚材导管腔相查差不大,称散孔材。介于环孔材和散孔材之间的称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 45 什么是根瘤、菌根?它在植物此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根瘤和菌根的定义;(2)根瘤和菌根对 植物的意义;(3)在植物引种

28

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根瘤和真菌对与之共生的植物有选择性能,故在引种一种植物时,需同时引进能与之共生的菌种,在有关植物的育苗、造林中,应预先在土壤中接种特定的真菌或根瘤菌,或事先让种子感染之,以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发育。

46 C3植物和C4植物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

答: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其维管束鞘发达,是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这种“花环”结构是c4植物的特征。C3植物包括水稻、小麦等,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是薄壁的,较大,含叶绿体较叶肉细胞中为少;肉层是厚壁的,细胞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C3植物中无“花环”结构,且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很少,这是c3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特点。 47 松针的结构有哪些特点?有何适应意义?

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48 试述旱生植物叶和沉水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

答:旱生植物叶对干旱高度适应。适应的途径有二:一是叶小,以减少蒸腾面;二是尽量使蒸腾作用受阻,如叶表多茸毛,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些种类表皮常由多层细胞组成,气孔下陷或限于局部区域,栅栏组织层数往往教多,而海绵组织和胞间隙却不发达。(2)沉水植物则对水环境高度适应。水环境多水少气光较弱。因环境中充满水,故陆生植物叶具有的减少蒸腾作用的结构,在沉水植物叶中已基本不复存在,如表皮细胞薄,不角质化或角质化程度轻,维管组

29

织极度衰退;因水中光线较弱,叶为等面叶;因水中缺气,故叶小而薄,有些植物的沉水叶细裂成丝状,以增加与水的交换面,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 49 概述被子植物花的演化。

提示:从花各部分的数目、排列方式、对称性和子房位置等四方面的变化加以概述。

50 列表比较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差异。

提示:从花序、花冠、气味和蜜腺、花粉、柱头等方面加以比较。 53 简述被子植物的有性世代。

提示:(1)有性世代的定义;(2)从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到花粉管释放二精子、减数分裂产生大孢子到成熟胚囊形成两条线分别叙述,以双受精开始作为有性世代的结束。

54 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简述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提示:(1)有性世代的定义;(2)从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到花粉管释放二精子减数分裂产生大孢子到成熟胚囊形成两条线分别叙述,以比双受精开始作为有性世代的结束。

55 试述单孢型胚囊的发育过程。

提示:从如下三方面叙述双受精后一体花有哪些变化:a.子房壁—>果皮;b.胚珠—>种子,包括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初生胚乳核)—>胚乳;c.花中子房以外的部分或枯萎,或宿存并随果实增大而增大(如柿树的花萼),或参与果皮的形成,如下位子房上位花中的花筒或花托。 56 为什么竹材可作建筑材料?

答案要点:(1)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2)单核胚曩的形成(核分裂);

30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学复习资料 的文档
植物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73s5305dz207lq1bage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