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太和县整体发展概况复习过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03: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 第十九条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到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6002公顷(1890024亩)。 2、守住基本农田红线

规划期间,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17660公顷(1764896亩),通过基本农田整理建设标准农田39500公顷。 3、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规划期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1202公顷。2020年末,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27281公顷,城乡建设用地不超过25526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96平方米以内,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控制在148平方米以内。 4、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到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885公顷以内,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1511公顷。 5、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到2020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2.60%。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第二十条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原则

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优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扩展农业生产和城乡绿色空间用地,构建土地利用景观风貌。

第二十一条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 、总体结构调整

2005年全县农用地145866公顷,到2020年末,农用地面积144921公顷,占

土地总面积的77.63%,比2005年下调0.50%。

2005年全县建设用地26283公顷,到2020年末,建设用地面积272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61%,比2005年上升0.53%。

2005年全县其他土地14543公顷,到2020年末,其他土地面积144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6%,比2005年下降0.03%。 2 、农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县耕地128495公顷,到2020年耕地调整为126002公顷,占农用地的86.94%,比2005年下降1.15个百分点。

2005年全县园地150公顷,到2020年园地调整为148公顷,占农用地的0.10%,比重保持不变。

2005年全县林地12559公顷,到2020年林地调整为13105公顷,占农用地的9.04%,比2005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2005年全县牧草地189公顷,到2020年牧草地调整为188公顷,占农用地的0.13%,比重基本不变。

2005年全县其他农用地4473公顷,到2020年其他农用地调整为5479公顷,占农用地的3.79%,比2005年上升0.72个百分点。 3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县城乡建设用地24948公顷,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为2552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3.56%,比2005年下降1.36个百分点。

2005年全县交通水利用地1319公顷,到2020年交通水利用地调整为168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6.16%,比2005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2005年全县其他建设用地16公顷,到2020年其他建设用地调整为7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28%,比2005年上升0.22个百分点。 4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县水域12574公顷,到2020年水域调整为12514公顷,占其他土地的86.37%,比2005年降低0.09百分点。

2005年全县自然保留地1969公顷,到2020年自然保留地调整为1975公顷,占其他土地的13.63%,比2005年上升0.09百分点。

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第二十二条 城镇体系布局

以县城为中心,依托骨干路网,构建“一心、一核、三轴、多点”的城镇体系格局:一心即太和中心城区,是太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核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即倪邱镇;三轴指穿越县域三条交通主干线上的城镇带,即东西向的308省道、南北向的105国道和西南向的漯阜铁路;多点指呈点状分布在县域城镇经济片区的其他乡(镇)。 第二十三条 农业发展布局

规划期间,重点建设九大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在桑营、倪邱等乡镇建设小麦生产基地;以旧县为中心,带动周边乡镇(郭庙、原墙、三塔、三堂、二郎镇)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在三塔、三堂、关集、倪邱等乡镇建设红芋生产基地;以李兴、阮桥为重点,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建立以倪邱、马集、胡总乡为主的薄荷生产基地;在颍河沿岸建设香椿樱桃生产基地;以双浮镇、大庙镇、赵庙镇、城关镇、三堂镇为重点,建设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在原墙、苗集、三堂等乡镇,建设生猪、山羊、肉鸡、蛋鸡四大畜禽主导产业基地;以税镇、高庙、五星等乡镇为主建设林木、林产品基地。 第二十四条 生态建设布局

规划期间,全县重点加强对三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1、白鹭自然保护区

主要是指白鹭自然保护区内的郭庙、原墙、旧县、三塔、关集五个乡镇的部分区域。该区域土地利用重点是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围绕区域经济特色,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2、沿河湿地保护区

主要包括清浅、李兴、双庙、倪邱、原墙、关集镇沿黑茨河的区域;税镇、旧县、城关镇沿沙颖河的区域;肖口、胡总乡沿柳河的区域;郭庙、双浮、五星镇沿谷河的区域。该区域重点加强河流污染的治理和防治力度,严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 3、城镇景观建设区

主要是指太和县城镇用地范围内的生态绿地及周边的生态功能用地。该区域土地利用重点是加强城镇绿化,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恢复和城镇景观设计,提供水源涵养、污染净化和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功能。

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

第二十五条 明确耕地保护责任

完善耕地目标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护目标实现情况负总责。到2020年末,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26002公顷。各乡(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主要指标分解方案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第二十六条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建设发展应积极挖掘存量用地潜力,非农业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规划期间,全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885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810公顷,灾毁减少耕地310公顷。 第二十七条 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落实上级下达补充耕地任务量。规划期间,全县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511公顷。

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设

第二十八条 严格确保基本农田数量

依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7660公顷。

第二十九条 稳步提高基本农田质量

坚持在保护中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的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思路。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提高基本农田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高产农田建设,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规划期间,全县将约30%的耕地整理为高产农田,建设高产农田39500公顷。 第三十条 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布局,确保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有所降低;调整后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规划期间,适当调减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关、旧县、三堂、坟台、倪邱、李兴、皮条孙、肖口、税镇等乡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其他乡镇补划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

搜索更多关于: 太和县整体发展概况复习过程 的文档
太和县整体发展概况复习过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771v3opwh6u75f0b3w102ra61x73m01dh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