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美格式.
思想政治课程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理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具体表现:
1、既有德育的性质,也有智育的性质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与素质总和提高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一、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第一节:课程内容与实施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形态 1、综合课程
内容的综合性、呈现方式的综合性和课堂教学形式的综合性 2、课堂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内涵
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 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 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思想政治课的文本结构 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四节:思想政治课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二、评价建议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1、评价要求
1)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5)采用多种学习评价方式 6)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丰富、拓展课程资源 1、文字与音像资源 2、人力资源
3、实践活动资源 4、信息化资源
(二)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1、自主开发 2、共同开发 3、特色开发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 第一节:教学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 1、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2、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重过程与重结果的统一 二、教学规律
1、认识的渐进性规律 2、认识的曲折性规律 3、师生互动规律 第二节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基本组织形态,课外实践活动是辅助形态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 1、组织教学及技能训练 2、导入新课及技能训练 1)情景式导入 2)材料式导入 3)问题式导入 4)衔接式导入 3、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设计 1)分解法
2)问题前置法 3)故事法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4)留白法
4、巩固新课及技能训练 5、布置作业及技能训练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 第一节:思想政治课教学准备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体系 1、教育目的 2、教学目标
3、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1、普通性目标取向 2、行为性目标取向 3、生成性目标取向 4、表现性目标取向
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全面关注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2、基础性与拓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3、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一)研究课程标准 (二)钻研教材
(三)研究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1、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
2、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3、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4、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第三章: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及情境问题解决 第一节:思想政治可程教学方法 一、基本方法: (一)讲授法 基本要求:
1、讲授要清楚明白
2、讲授层次不要含糊不清 3、讲授要有启发性 (二)谈话法 基本要求:
1、要做好谈话前的准备
2、要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参与意识 3、注意总结谈话过程和结果 (三)讨论法
二、基于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选择 (一)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