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10 安全防雷接地:
8.3.4.10.1 施工时应按照正式设计图纸的要求,先做接地设备,同时应当注意避免跨步伤人,避雷针不应设在人员经常通过的地方。 8.3.4.10.2 施工主体结构应按图纸规定,随混凝土柱子主筋与接地装置连接、安装铝合金窗时,每樘都要与接地钢筋连接。
8.3.4.10.3 应随时将金属管及电缆外皮在进入建筑物处与接地设备连接。
8.3.4.10.4 建筑物四角和四边钢管脚手架的主杆,做相应的避雷针与接地导线连接,避雷针间距不大于24m。
8.3.4.10.5 塔吊顶端及大臂顶端,外用电梯顶端必须安装避雷针,并将外用电梯及塔吊的钢架与接地装置连接。
8.3.4.10.6 防雷装置应定期检查,雷雨过后应注意对避雷保护装置(绝缘电阻、漏导电流、频放电电压的大小等)巡视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8.3.4.11 其他安全措施
8.3.4.11.1 普及急救常识,工地设急救卫生员和备用车辆。 8.3.4.11.2 平衡各相用电负荷的均衡性,现场用电机具等的布置要均匀,不得出现某相线的用电负荷过大现象。现场各临时机具的用电线路连接必须由负责电工进行统筹安排。
8.3.4.11.3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取暖等非生产性用火,生产用火(限于电焊、气焊气割,其他用火须报经理部安全部门批准)必须在现场配备灭火器,并派专人管理。
8.3.4.11.4 对四周的安全防护措施:指定杨士顺为四周防护安全专职负责人。
8.4 对配属队伍的管理措施为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强化施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使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文明有序的进行,对工程施工队伍作如下管理规定:
8.4.1 各施工队伍进场前与项目部签署有效的施工合同。 8.4.2 各施工队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管理系、施工
17
进度计划等一系列管理责任制,所定措施应符合工地实际情况,并明确工地专、兼职质量员、安全员、技术员等人员,并上报总包单位一份。 8.4.3 各施工队伍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整体管理及协调,遵守工地制度的各项规定,互相爱护成品,做好成品保护,并有专人负责,发现故意破坏施工成品的,给予重罚。
8.4.4 进度控制措施
8.4.4.1 各施工队伍依据工地总体进度计划,结合自己承担项目特点,制定各自的整体施工计划及月计划、周计划,并报总包单位,且有完成计划的措施方法及可靠的安全措施。
8.4.5 工程质量控制
8.4.5.1 根据工程情况各施工队伍制定所承担工程的质量目标及措施,做到谁施工谁保证优良。
8.4.5.2 使用材料严格执行合格证、准用证制度,使用前封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8.4.5.3 各分项工程施工完后,及时进行报验,经总包先验,后报建设单位、监理验收认可,并做为拨付工程款的依据。
8.4.5.4 严格执行样板开路和工序交接制度,各施工队伍进场前,先做样板,样板认可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8.4.6 现场文明管理、安全管理
8.4.6.1 各施工队伍进场后,总包单位发一份安全方面的规定和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对各施工队伍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各施工队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8.4.6.2 各施工队伍要接受总包单位的随时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问题隐患,立即整改。凡违反操作规程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经查出而不改或整改不彻底的,给予处罚。
8.4.6.3 各施工队伍之间要顾全大局,树立形象、讲文明、讲团结,杜绝打架斗殴、聚众闹事,如有违反者将重罚参与者及所属队伍。
8.5 季节施工措施 8.5.1 暑雨期施工措施
18
8.5.1.1 根据合肥地区气候特点,合肥地区6~8 月份降雨量较大。 8.5.1.2 施工部署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雨暑期施工领导小组。 8.5.1.4 施工准备 8.5.1.4.1 现场排水及道路
8.5.1.4.1.1 结合施工现场总平面,利用自然地形确定场区排水方向,找出坡度,挖临时排水沟,设有组织排水.
8.5.1.4.1.2 在雨期前对地表水进行组织排放,防止地表水排入基础。
8.5.1.4.1.3 现场道路和排水结合施工总平面图统一安排,做好道路,为施工提供运输干线。
8.5.1.4.2 材料机具准备
制定材料计划,备好防洪、抢险、排水的机具设备,雨期施工材料。 8.5.1.5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储存
8.5.1.5.1 水泥库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30cm 以上,水泥按规格分别堆放,严格遵守“先收先发,后收后发”的原则,库房四周设排水措施。
8.5.1.5.2 散体材料(砂、石子等)置于地势较高地区,堆放在路边的散体材料砌护墙,以防冲失。
8.5.1.6 雨期防护
8.5.1.6.1 定点机械搭棚,大型机械塔吊等的操作室,特别是电器部位设防水、防雷击设施。
8.5.1.6.2 塔吊基础坚实,做好排水,防止浸泡。
8.5.1. 6.3 对临建工程全面检查,及时维修,材料仓库防漏防淹,宿舍、食堂安装纱门纱窗,使用水冲厕所,安排好职工用水供应。
8.5.1.7 分项工程技术措施 8.5.1.7.1 基础工程
19
8.5.1.7.1.1 基坑内设置盲沟和集水井,用水泵抽水。盲沟宽300mm,交叉设置,集水井沿基坑周围每边设两个。
8.5.1.7.1.2 基坑边坡上砌300mm 高挡水台,并加设防护栏杆。 8.5.1.7.1.3 派值班人员24h 检查基坑边坡稳定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8.5.1.7.1.4 对基坑周围的化粪池,检查井、下水道、给排水管等做全面检查,防止浸泡坑壁造成塌方。
8.5.1.7.2 主体结构工程
8.5.1.7.2.1 在土地上支模板及搭设脚手架,要先夯实,并做好排水防泡处理,立柱下加设垫板。脚手架加设扫地杆,雨后及时检查加固。 8.5.1.7.2.2 混凝土施工用的砂、石子、粉煤灰,雨后测定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
8.5.1.7.2.3 设兼职气象联络员,提前了解天气情况,混凝土浇筑尽量避免带雨施工,必须连续施工时,在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过程中,采取可靠防雨措施,混凝土不受雨淋,已浇筑但未终凝的混凝土用塑料布覆盖防止雨水冲刷。
8.5.1.7.2.4 钢筋及半成品存放在20cm 垫木上,避免水淹、粘泥。 8.5.1.8 安全生产
8.5.1.8.1 加强安全教育,认真做好防洪、防雷、防触电、防火、防风暴、防滑、防暑等工作,通过交底贯彻到班组。
8.5.1.8.2 塔吊、高脚手架做避雷及接地,塔吊在工作结束时卡牢轨道钳,挂好吊勾。
8.5.1.8.3 经常检查施工用电,电闸箱、机电设备有完善的保护接零,可靠的防雨、防潮措施。绝缘良好,严防漏电,设漏电保护器,手持电动工具佩带齐个人安全保护用具。
8.5.1.8.4 尽力改善工作环境,调整作业时间。 8.5.1.8.5 工地设医务室,有兼职急救员,持证上岗。 8.5.2 冬期施工措施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