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时,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图形如下:
K3 K2 K1 O Q2 Q1 L1 L2 L3
Q3 L
K3 K2 K1 Q1 O L1 L2 L3
L
O L1 L2L3
Q3 Q2 K3 K2 K1 Q2 Q1 Q3
K
规模收益不变
F K 规模收益递增 F K 规模收益递减
F L
三、规模收益变化的原因 1、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
(1)一定的几何关系; (2)某些技术或投入的不可分性; (3)专业化和分工; (4)概率因素
?例:格兰仕微波炉成功运用规模经济的例子。
2、规模收益递减的原因
(1)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存在极限 (2)管理成本的增加 四、规模收益的表示方法: 对于齐次生产函数:
Q?f(x1,x2,...,xn)有:f(?x1,?x2,...,?xn)??kf(x1,x2,...,xn)当 k >1时,产出的变动比例大于要素投入的增加比率,规模收益递增。 当 k=1时,产出的变动比例等于要素投入的增加比率,规模收益不变。 当 k<1时,产出的变动比例大于要素投入的增加比率,规模收益递减。 对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K?A(?L)?(?K)??????(AL?K?)对α+β的假定,就表示了规模收益的情况。 五、规模收益的引申分析
?例:以彩色电视机的生产为例进行分析,具体见教材p90
? 习题:
1.简述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及其原因。
2.一个生产水泥的工厂若将其使用的资本和劳动要素增加10%,那么将引起他的产量增加30%,
这种情况称为( )
A、规模报酬递增 B、规模报酬递减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报酬最大
第六节 成本的定义及其分类(1课时)
一、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 会计成本指厂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一切费用。 ★ 机会成本指由于使用某些资源所放弃该资源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
?例:某人投资开店的例子
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指的是经济成本,即除了会计成本以外,成本中还包含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也就是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 请同学们自己举出一些机会成本的例子 二、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 显性成本指在形式上必须由厂商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所构成的成本。又称支出成本。
?例:工人工资、原材料费、资本的利息等等
★ 隐性成本又称为非支出成本,指本应计算为成本但却未在形式上作为货币支出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隐性成本事实上就是一个正常利润的概念。
?例:自己开店本该领取的工资、自己资本投入本该获得的利息、自己店铺本该得到的租金等
显性成本直接导致了会计利润,隐性成本形成了经济利润,这些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为: ? 会计利润 =总收益-显性成本(会计成本) ? 经济利润 =总收益-经济成本
(超额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隐性成本(正常利润)
因此有: 当会计利润〉正常利润时,经济利润〉0 获得超额利润
当会计利润〈正常利润时,经济利润〈0 在经济学意义上出现亏损 当会计利润=正常利润时,经济利润 = 0 获得正常利润
三、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沉没成本
生产成本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凡是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就是可变成本。?例:工人工资、购买原材料费用、短期借款利
息、电力费等
★凡是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就是固定成本。?例:厂房、机器设备、各种维修费、暂停生
产也须雇用的人员的工资等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和支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例:企业转产无法转让的设备费用 四、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固定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生产短期内发生的成本。
可变成本
★长期成本是指在长期厂商可以调整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成本支出。不存在固定成本,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
? 习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切线斜率表示( )
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 C、等成本线斜率 D、边际转换率 2.产品的最优生产组合为( ) A、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切点的组合 B、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切点的组合 C、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收入线切点的组合 D、等成本线与无差异曲线切点的组合 3.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 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B.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人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 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
D.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会计利润是厂商的销售收人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 B.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相同
C.经济利润是厂商的销售收人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差额 D.以上的说法均不正确 5.某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
1)每年总收益=500000美元2)支付工资=400000美元3)购买原材料=50000美元
4)支付利息=10000美元5)其他支出=10000美元6)厂商放弃作为其他公司管理者可得薪金50000美元7)厂商放弃将自己的厂房出租的租金为10000美元8)厂商放弃将自有资金存入银行的利息所得为5000美元 求:会计利润、经济利润 6.课后练习2
?上次课复习:
1、请区分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产品最优生产组合三个均衡的概念及图形 2、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什么不同?
3、经济学中成本指什么?与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有什么不同?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分别是如何得到的? ?本次课题: 第七节 短期成本函数 (2课时) ?讲授内容:
引言:成本函数就是表示成本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根据生产区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一、基本概念 1.总成本类
☆ 总固定成本(FC):全部固定成本的总和。为一个常数。 ☆ 总可变成本(VC):全部可变成本之和。 ☆总成本(TC):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 TC=FC+VC 2.平均成本类
☆ 平均固定成本(AFC):AFC=FC/Q ☆ 平均可变成本(AVC):AVC=VC/Q ☆ 平均成本(AC):AC=TC/Q=AVC+AFC 3.边际成本类
☆ 边际成本(M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MC=△TC/△Q=dTC/dQ
?例:已知总成本函数TC=Q+2Q+10Q+8,求相关的其他成本函数表达式。 3
2
成本TC VC FC 平均成本O 产量 MC AC AVC AFC 产量
二、曲线及其关系
1.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
? 固定成本就是一个常数,因此表现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O ? 可变成本是一条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曲线。起点在原点。
呈现倒S型。
? 总成本就是可变成本曲线上每一个点共同上移一个固定成本的数值所形成的曲线。在形式
上与可变成本类似。 2.平均可变成本与可变成本
由于AVC=VC/Q,因此,平均可变成本在数值上就等于从原点出发与可变成本曲线上各点连线的斜率值。该斜率是先减后增。其中与VC曲线相切的连线斜率最小,此时,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小值。
3.平均固定成本与固定成本
由于AFC=FC/Q,因此,平均固定成本在数值上就等于从原点出发与固定成本曲线上各点连线的斜率值。该斜率是不断减少的。因此,平均固定成本曲线表现为不断下降并向横轴接近的曲线。
4.平均成本与总成本
由于AC=TC/Q,因此,平均成本在数值上就等于从原点出发与总成本曲线上各点连线的斜率值。该斜率是先减后增。其中与TC曲线相切的连线斜率最小,此时,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值。 5.平均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将三条曲线绘制于一个坐标系中时,三者关系是:平均成本一直位于平均可变成本和固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