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苏省工程造价考试大纲
第一章 建设工程造价概论
第一节 工程建设概论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分类;
按建设工程性质:新建、扩建、改建、迁建、重建、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等建设项目。 按建设项目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建设项目。
按建设工程投资用途: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项目。
按建设工程建设阶段:筹建、施工、竣工和建成投产项目。
按建设工程资金来源和投资渠道:国家预算内拨款、国家预算内贷款、自筹资金、国内合资、
中外合资等建设项目。
掌握建设项目的构成;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熟悉工程建设程序;(概念):
指一项工程从无到有的建设全过程中各阶段及其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
四个建设阶段【建设前期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筑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备案、建设项目保修)】八个建设程序
第二节 工程造价基本概念 了解工程造价的含义;(两种)
1、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2、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即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筑工程总价格。 熟悉工程造价的特点; 1、工程造价的大额性
2、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 3、工程造价的动态性 4、工程造价的层次性 5、工程造价的兼容性 掌握工程造价的职能。 1、 预测职能 2、 控制职能 3、 评价职能 4、 调控职能
熟悉工程造价的作用
(一) 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
(二) 工程造价是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 (三) 工程造价是筹建建设资金的依据
(四) 工程造价是利益合理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 (五) 工程造价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 第三节 工程造价管理
了解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变革的内容和最终目标;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变革的最终目标: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改革的具体内容和任务是:
1、 改革现行的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通过
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
2、 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工作。
3、 对政府投资工程和非政府投资工程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4、 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工程造价的监督检查制度,规范计价行为,确保
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掌握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和控制原理;
工程造价管理包括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两个方面。 控制原理:
1、 合理设置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2、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 3、 采取主动控制措施
4、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熟悉咨询业的社会职能和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概念;
咨询业有以下社会功能:1、服务功能2、引导功能3、联系功能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是指依法取得《工程造价咨询业资质证书》,接受委托,对建设项目投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企业。 资质标注分为甲级和乙级。
了解造价工程师的权利、义务;
造价工程师的权利:
1、 使用注册造价工程师名称 2、 依法独立执行工程造价业务
3、 在本人执业活动中形成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上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 4、 发起设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5、 保管和使用本人的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6、 参加继续教育
注册造价工程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 遵守法律、法规、有关管理规定,恪守职业道德 2、 保证执业活动成果的质量
3、 接受继续教育,提高执业水平
4、 执行工程造价计价标准和计价方法
5、 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6、 保守在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他人的商业、技术秘密 执业管理制度(P22)
第二章 工程造价构成
第一节 建设工程造价基本构成
了解建设工程造价基本构成。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第二节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构成
掌握清单计价法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费用构成: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
第三节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 了解进口设备原价的构成。
进口设备的原价是指进口设备的抵岸价,即抵达买方边境港口或边境车站,且交完关税后形成的价格。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与进口设备的交货类别有关。
进口设备的交货类别可分为内陆交货类、目的地交货类、装运港交货类。
第三章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第一节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概述 熟悉定额的含义和工程定额的分类。
定额就是规定的额度及限度,即标准或尺度。 工程定额的分类:
(一) 工程建设定额按其内容分类:
1、 劳动消耗定额
2、 机械消耗定额 3、 材料消耗定额
(二) 工程建设定额按其使用范围分类:
1、 施工定额 2、 预算定额
3、 概算定额 4、 概算指标
5、 投资估算指标
(三) 工程建设定额按其适用目的分类:
1、 建筑工程定额
2、 设备安装工程定额
3、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4、 工器具定额
5、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第二节 施工定额
熟悉施工定额的概念、作用与定额水平的含义;
施工定额是具有合理劳动组织的建筑安装工人小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机械、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它根据专业施工的作业对象和工艺制定。施工定额反应企业的施工水平。
施工定额的作用:
1、 施工定额是企业计划管理的依据
2、 施工定额是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的有效工具 3、 施工定额是计算工人劳动报酬的依据 4、 施工定额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
5、 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 施工定额的水平是规定在单位产品上消耗的劳动、机械和材料数量的多少,指按照一定施工程序和工艺条件下规定的施工生产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水平。
熟悉劳动定额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劳动定额也称人工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需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劳动定额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掌握材料消耗定额的概念和材料消耗量的组成: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前提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建筑材料(半成品、配件、燃料、水、电)的数量标准。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耗量+材料损耗量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
熟悉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的表现形式。
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的表现形式,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 机械时间定额=1/机械台班产量
机械台班产量定额=1/机械时间定额
第三节 预算定额
熟悉预算定额的概念、作用:
预算定额是规定消耗在合格质量的单位工程基本构造要素上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
预算定额的用途和作用:
1、 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 2、 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3、 预算定额是工程结算的依据
4、 预算定额是施工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 5、 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6、 预算定额是合理编制招标标底、招标报价的基础
了解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1、 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预算定额的原则 2、 简明适用的原则
3、 坚持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 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 1、 人工工日消耗量的计算 2、 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3、 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
第四节 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
熟悉概算定额的概念和作用;
概算定额是在相应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根据有代表性的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经过适当综合、扩大以及合并而成的,介于预算定额和概算指标之间的一种定额。 概算定额的作用:
1、 概算定额是编制概算的依据
2、 概算定额是设计方案比较的依据
3、 概算定额是编制概算指标和投资估算指标的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