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前模拟(B卷) 六年 语文(部编)试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供考前冲刺使用)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一、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三、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8分)
光景:①风光景物;②境况,状况,情景;③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④看样子,表示推测。 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 ..
2.看着这美丽的草原光景,我不禁深深陶醉于耳畔飞过的风歌莺语。( ) ..3.今天太闷热了,光景是要下雨了。( ) ..
4.二十年的光景,他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 ) ..四、选词填空。(4分)
维持 保持
1.爸爸起早贪黑地干活,才能勉强( )一家人的生活。 2.老红军战士始终( )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无论……都……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3.詹天佑( )严格要求工作人员,( )时时带头工作在野外。 4.( )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 )詹天佑一点儿也没有失去信心。 五、下列作家及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B.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C.格林兄弟——《骑鹅旅行记》
D.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六、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0分)
1.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 2.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 )
3.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4.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
七、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
( )我顺着霞光往南望去,看见傲然挺立的高山山壁上,也洒上了一层霞光。 ( )当我再次抬头仰望天空时,竟然有几颗忽隐忽现的小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了。 ( )我向西边望去,只见天边有一片红霞,霞光照在山顶上,树染红了,望雨亭也染红了。
( )我望着那如绸的霞,听着大院里树叶“沙沙”的响声,已如醉如痴。 ( )我坐在阳台上看书。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公公已悄悄地躲在山后了。 八、课内阅读。(9分)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妖魔的面具青面猴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窗,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1.选文主要写了 ,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3分) 2.选文的结构是( )。(2分)
A.总一分 B.总一分一总 C.分一总
3.与“两面三刀”相对应的表示人物性格的词语是( )。(2分) A.纯洁 B.压抑 C.恐怖 4.面具为什么会在藏戏的发展中得以保留?(2分)
九、课外阅读。(15分)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有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咬下了一半。“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俩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很坚决。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碗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藏卧着荷包蛋。 “不想占人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2分)
做面→ → →总结
2.父亲说“孔融4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的意图是什么?(3分) 3.简要概述儿子说出以下三句话的用意。(3分) (1)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 (2)孔融让梨,我让蛋!
(3)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
4.父亲三次总结性的语言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文中能显示这种递进关系的词语依次是 、 、 ,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之情。(2分) 5.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的典故的作用是( )。(2分) A.告诉人们如何生活,教育人们怎样做人。 B.使故事情节富有变化,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C.揭示人生真理,教育儿子成长。 D.丰富小说的主题,增添小说的情趣。 6.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十、习作。(30分)
六年的小学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可曾记得,面对困难,你选择“坚持”了吗?面对失败,你选择“坚强”了吗?面对真情,你选择“珍惜”了吗?……请你以“选择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