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3:34: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辨析选择。

1.《新华字典》中,“筷”、“狂”两个字都在第260页,根据音序排列规律,推断出“宽”、“款”、“筐”三个字所在的页码。它们分别在( )页。

A.258、259、261 B.260、260、260 C. 260、261、261 D.259、260、261 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服药不当,往往会引起不良________。

(2)孟夫子就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的________。 (3)老舍成功的________了骆驼祥子这个典型形象。 (4)他多次到三峡一带________,研究那里的地形地貌。 A. 反映 原形 刻画考察 B. 反应 原形刻划 考查 C. 反应 原型 刻画考察 D. 反映 原型刻划 考查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色的蔬菜果品)

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C.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D.“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2、《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的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1)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的修辞方法。 3、综合改错。(两个错别字,两处语病)

体操运动员丘索金娜的儿子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她毅然绝然地选择复出,并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争取赢得奖金的机会。这位本来专功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形运动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文今读。

(1)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以”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之乎者也”是文言文表达的特点。“患者、学者、记者、老者……”中的“者”的意思是( )。

( A.着。 B.代表某种身份的人。 C.指代事或物。)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附答案) 题 号 得 分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我会给下面每个字组词语。 锈( )燥( )减( ) 揪( )乖( ) 绣( )澡( )碱( ) 瞅( )乘(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昨天的语文课上,刘老师回忆了过去的往事。新课 第 一 网 B、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看了《青铜葵花》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3、按提示要求填空。 吕 戴 邱 陶 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_______姓排第一,______姓排最后。 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戴”字应查_____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_____。 4、指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 B、突然,狂风和暴雨一齐倾泻下来。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式启动,拉开了全国一项大型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序幕。 5、用“察”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小明看书入了迷,根本没有( )到妈妈已经走到他的身边。 (2)我们不留心( )身边的事物,就写不出好文章。 (3)最近,国家领导人来我市进行了( )。

第 1 页 共 4 页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你在课外一定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向学们推荐一本好吗?请写一段推荐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

计24分)

1、课外阅读。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男孩(拿着 捏着 握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盘问 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自主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帕特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孩子□它就是你要买的上帝□快去救你的叔叔吧□□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捧 抱 包 报)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 他就开心地叫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全付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后,(寄居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

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 _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_拯救_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三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在短文中的横线上补写老头说的话;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4、联系上下文,填空。

(1)“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最后一段横线中应该填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钱购买上帝的男孩邦迪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老头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6、请你根据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设计一句公益广告用语。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文欣赏。

伤仲永

<北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第 2 页 共 4 页

<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阅读。

孔子游春(节选)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点,分别是因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从孔子对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老师(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作文。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印象比较深的事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400左右。 要求:①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②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③作文格式正确。有真情实感。

第 3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答案不唯一 2、B 3、略 4、D

5、察觉,观察,视察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1.B 2.C 3.A

2、(1)比喻、夸张 (2)(略)

3、在“支付”前加“为了” “功”改为“攻” “形”改为“型” “绝然”改为“决然”

4、(1)认为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2)B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略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略

2、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3.能够针对两人不同的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语句通顺者即可给分。 3、略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略.

第 4 页 共 4 页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7xf05kvde4mn0g1mmp04oweh0q68m00on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