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长石
斜长石
plagioclase
斜长石是长石矿物中的一个系列, 包括钠长石、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和钙长石。斜长石中的大多数品种会在表面产生细而且平行的条纹,有的还会有蓝或绿色的晕彩发生,这是由于它们的双晶结构引起。斜长石可用来制造玻璃和陶瓷。最常见的斜长石是奥长石,最少见的是培长石。
斜长石属于NaAlSi3O8(Ab)-CaAl2Si2O8(An)类质同象系列的长石矿物的总称,共分为6个矿物种:钠长石(An0-10Ab100-90)、奥长石(An10-30Ab90-70)、中长石(An30-50Ab70-50)、拉长石(An50-70Ab50-30)、倍长石(An70-90Ab30-10)和钙长石(An90-100Ab10-0)。岩石学中将前二者统称为酸性斜长石,而将后三者统称为基性斜长石。晶体属三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多为柱状或板状,常见聚片双晶,在晶面或解理面上可见细而平行的双晶纹。白至灰白色,有些呈微浅蓝或浅绿色,玻璃光泽,半透明。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86°24′,故得名斜长石。摩氏硬度6-6.5,比重2.6-2.76。
斜长石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碎屑岩中。斜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色泽美丽者可作宝玉石材料,如日光石。
正长石
正长石
不可溶钾盐矿物
正长石的化学组成是KAlSi3O8,晶体属单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正长石是钾长石的亚稳相变体,钾长石和钠长石不完全类质同象系列。短柱状或厚板状晶体,常见卡斯巴双晶、巴温诺双晶和曼尼巴双晶,集合体为致密块状。肉红或浅黄、浅黄白色,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半透明。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90°,由此得正长石之名。摩氏硬度6,比重2.56-2.58。900℃以上生成的无色透明长石称透长石。
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岩浆岩、火山碎屑岩中,在钾长片麻岩和花岗混合岩以及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也有分布。正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制取钾肥。
编辑词条
钠长石
Albite
钠长石是长石的一种,是常见的长石矿物,为钠的铝硅酸盐(NaAlSi3O8)。 钠长石一般为玻璃状晶体,可以是无色的,也可以有白、黄、红、绿或黑色。它是制造玻璃和陶瓷的原料。很多岩石中都有钠长石的成分,人们称这样的矿物为造岩矿物。
在伟晶岩和长英质火成岩如花岗岩中最常见,亦见于低级变质岩中,并作为自生钠长石见于一些沉积岩中。钠长石通常形成各种颜色的脆性玻璃状晶体。
钠长石是斜长石固溶体系列和碱性长石系列的钠质矿物。具三斜架状结构,硅和铝为四面体配位,形成较大的空位(即点阵位置),主要被阳离子钠占据。虽然所有硅原子和铝原子在这一结构中都占有四面体位置,但其位置具体情况不同。低温时硅和铝原子的分布是高度有序的,高温(约1,100℃〔2,000℉〕)时,原子的分布紊乱得多。
钠长石: Na2O.Al2O3.6SiO2 ,其中 Na2O 8%以下,K2O 5-6%,Al2O3 16 %以上 ,SiO2 70 % ,密度 2.605g/cm 3,莫氏硬度为 6,三斜晶系,颜色为白色 , 熔点 1100 o C 。
长石是钾、钠、钙、钡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属架状结构。其主要成份为 SiO2 、Al2O3 、K2O 、Na2O 、CaO 等。长石族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约占地壳总量重量的 50% 。它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造岩矿物,其中60% 赋存在岩浆中,30%分布在变质岩中,10%存在于沉积岩主要是碎屑岩中,但只有在相当富集时长石才可能成为工业矿物。
钠长石主要用于制造陶瓷、肥皂、瓷砖、地板砖、玻璃、磨料磨具等。在陶瓷上主要用于釉料。 长石是钾、钠、钙、钡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属架状结构。其主要成份为 SiO2 、Al2O3 、K2O 、Na2O 、CaO 等。长石族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约占地壳总量重量的 50% 。它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造岩矿物,其中60% 赋存在岩浆中,30%分布在变质岩中,10%存在于沉积岩主要是碎屑岩中,但只有在相当富集时长石才可能成为工业矿物。长石的主要组份有四种: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钡长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