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欣赏《童年》
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的父亲是木匠且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它描写了“我”的成长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尔基的成长历程。高尔基每一时期的创作都与当时的时代脉搏密切相连。高尔基所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沙俄统治走向衰败的时代。当时的俄国,政治极端腐败,下层人民生活困苦,整个社会正在酝酿大的变革。高尔基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特点,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挖掘,他以一种沉重的心情反思并剖析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愚昧落后、自私野蛮、目光短浅、因循守旧、人性泯灭等,这是根深蒂固的小市民习气,是俄国人民和俄国革命的大敌,然后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文章中的外祖母是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母一般的宽大胸怀。而外祖父却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们偷东西。继父也虚伪无赖、残暴好赌、生活奢侈、没有责任感,欺负阿廖沙和他母亲。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我感受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但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一些正直的人,如知识分子“好事情”,老工人格里格力,小茨冈等人。正因为这些人,阿廖沙才能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童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社会风气。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