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6 13:55: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教学设计

执教者: 刘亚骄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在麦子熟了,豆荚长大的时候,孩子们赤足走在泥土里,放牧、野炊,“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上漂亮的图案”的种种乐趣。课文语言生动活泼,让我们感受到一股浓郁而淳朴的山村乡野气息。开篇课文先描写了由黄黄的麦子、青青的豆荚构成的田野,让我们置身于早麦丰收之中。接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忙碌的田间劳作图,大人们、大一点儿的孩子们、小一点儿的孩子们,无论是谁,都有自己要做的和该做的事情。但是,孩子们的事情最有趣,你看,跟着鸭子、羊儿的后面吹着竹笛放牧,引得你的心痒痒的,选个地方生起火来,自己动手做一顿野米,馋得你直咽口水,躺在草地上在太阳底下睡上一觉,更是令人羡慕和向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文本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上的重点、难点,也是引发学生思维的触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感悟,悟情悟理,悟中升华。 【教学目标】

1.品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在表达快乐的乡村生活时采用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们浓郁而淳朴的乡村生活,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出示学习目标:1. 品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在表达快乐的乡村生活时采用的写作方法。3.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指名读。 二、品读悟情,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1.你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了孩子们的乐趣,用横线画出来。2.从中体会到了他们怎样的心情?把你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写在边白处。3.写完在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汇报。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

光着脚丫走路也能有趣?读读课文,有趣在哪?(自由读) (一)赤脚走 有趣吗?指读。

出示课件: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

1.谈感受

一读:作者说,乡村的泥土比他舒服多了:太阳暖暖的照着,风儿暖暖的吹着,那湿湿的、软软的、油光光的泥土也变的暖暖的了,光着小脚丫踩上去,那感觉好舒服呀,你能读出舒服的感觉了吗?指读。 二读:呀,带着温度的泥土冷不丁从脚趾缝里冒出来,光滑的像什么?(泥鳅)这该怎么读呢?指读。

三读:他读得怎么样?刚才他没关注 “冷不丁”什么意思?(突然地、冷不防的)像泥鳅一样滑的泥土冷不丁的从你的脚趾缝里冒出来,你什么心情?(意外的惊喜),所以,读的时候“冷不丁”要读得快点重一点,谁来试试?指生读。

点击课件:“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 )真是舒服。”

括号里加上个语气词,读起来会更有感觉,看看加什么好呢?(哇、呀、哎呀、嘿、哈哈)

过渡:真舒服呀,光享受可不行,他们还有任务呢?

(二)放牧

请默读课文7-11自然段,细细品味,看看字里行间你都感受到什么了?

1.“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 ” 你真会读书,不仅注意到了“折、削、吹、挥”这一连串的动词,还透过这一连串的动词体会到了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心情。理解了文字的含义,真了不起,读一读好吗?指生读。

2.“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

是呀,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能想出这样的鬼点子,这些小伙伴也太顽皮了,能不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看到这些小淘气的样子啊?生读。从他的读里,你感受到什么了?(板书:妙趣生)

3.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点拨:我觉得“蚯蚓、螺蛳、赤膊田鸡”还不够多,“青草地”还不够大,“草儿”还不够嫩,怎么读?指生读。聪明一点就通。 过渡:两件趣事都写了我们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可是,有一个地方不一样,我们是那样精心,那么用心,那么小心,谁找到了?指读

(三)扯青草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6z51ceuq1wxgu8k8be9y6ym8c7oz00mt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